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献书的词语解释
献书的意思
拼音:xiàn shū    注音:ㄒㄧㄢˋ ㄕㄨ
基本解释

(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国语·周语上》:“瞽献曲,史献书。” 韦昭 注:“《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隋书·牛弘传》:“ 弘 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宋史·艺文志一》:“﹝ 高宗 ﹞乃建祕书省於国史院之右,搜访遗闕,屡优献书之赏。”
(2).指把自己著的书题献给别人。 钱锺书 《<围城>序》:“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身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
(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及七国献书,诡丽辐輳; 汉 来笔札,辞气纷紜。” 范文澜 注:“﹝献书﹞若 乐毅 《报燕惠书》…… 张仪 《与楚相书》皆是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守门诣闕,献书言计,率多空薄。”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献书謁皇帝,志已清风尘。”

基本含义
指把书籍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传递知识。
详细解释
献书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它通过将书籍作为礼物送给他人,传递了知识、文化和情感。献书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还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教诲和启发。
使用场景
献书常用于表达对老师、长辈或朋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将自己的学识、智慧或经验分享给他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献书一词最早出自《史记·苏秦列传》:“秦昭王好献书,於是诸侯皆献其书,而独魏书最多。” 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昭王喜欢献书,其他诸侯国纷纷献上自己的书籍,但魏国献书最多。由此可见,献书一词源于古代君王对知识的渴求和尊重。
词语结构
献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献”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1. 他在毕业典礼上献书给导师,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2. 她献书给孩子们阅读,希望他们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3. 我们决定献书给图书馆,为更多人提供知识和文化的享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献书”与向他人分享知识和传递情感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将一本书送给朋友或老师,并想象出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献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献书的描写和故事。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将所学知识与他人分享。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给老师献书,希望老师能够教我更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我献书给爷爷,想让他了解当代的科技发展。3. 高中生:我打算献书给图书馆,为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4. 大学生:我将献书给导师,感谢他在我学术生涯中的指导和支持。
(0)
诗文中出现“献书”的诗词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0)

金门荅苏秀才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自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逐,扁丹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0)

别蔡十四著作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创痍,朝廷当正臣。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我虽消渴甚,敢望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积水架三峡,浮龙倚长津。

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

若凭南辕吏,书札到天垠。

(0)

赠兵部尚书鲁肃简公挽词三首·其三

伟望岩岩峻,忠言谔谔昌。

门无谢恩客,帷有献书囊。

王骏封侯晚,臧孙树德长。

都门萧鼓发,行路泣云亡。

(0)

秋事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

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

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0)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