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物资短缺、供应不足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能力或才华不足以满足需求。
- 例句
- 1. 由于天气恶劣,农作物严重减产,导致食品供顿。2. 这家公司的生产能力供顿,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基本含义
- 供给不足
- 基本解释
(1).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谏灵太后幸嵩高表》:“供顿候迎,公私扰费。”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槚》:“ 景 藩役兴,王舟涉 淮 ,从 彭城 达於 宝应 ,供顿千里。”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客兵既苦於驰驱,地主亦劳於供顿。”
(2).设宴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朞……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
(3).指饮食。《旧唐书·王翃传》:“ 翃 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等,来扩展对供需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由于食材供顿,我今天的午饭只有一碗面条。2. 初中生:这个地区的医疗资源供顿,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3. 高中生:考试前几天,图书馆的座位供顿,很难找到一个空位子。4. 大学生: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口罩供顿,价格一度飙升。5. 成人:公司的人力资源供顿,需要招聘更多的员工来满足业务需求。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国用不足,百姓供顿。”意思是国家财政不足,百姓供给不足。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各种供给不足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供”字和“顿”字形象化,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供应品不足的情况下,面对着一个顿时停滞不前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供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供和顿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供顿指供给不足,供应不够。形容物资、生活必需品等供应不足,无法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