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举兵的词语解释
举兵的意思
拼音:jǔ bīng    注音:ㄐㄨˇ ㄅㄧㄥ
使用场景
举兵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战争、军队和军事行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组织为了自卫或进攻而举起武器的行为。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个人或团体集结力量,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
例句
1. 在面临外敌入侵的时候,国家必须举兵抵御。2. 这个组织已经举兵反抗了多年,但仍未能取得胜利。
基本含义
指举起武器,组织军队,进行战争。
基本解释

◎ 举兵 jǔbīng
[dispatch troops] 出兵;起兵
举兵出征
举兵北上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历史和军事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古代中国战争的知识,了解不同战争时期的战略和战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有人欺负我们,我们应该举兵反抗。2. 中学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战争,包括举兵抵抗外敌入侵的战斗。3. 大学生:在国际关系课上,我们讨论了国家举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如何避免战争的发生。
故事起源
举兵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在战争中,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内乱时,国家领导人会下令举起武器,组织军队,以保卫国家的安全。举兵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行为,代表了国家的决心和战斗的意志。
英文翻译

1.[书] (出兵) raise an army to fight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记忆举兵这个成语:1. 将“举”字与举起手臂的动作联系起来,表示举起武器。2. 将“兵”字与军队联系起来,表示组织军队。
词语结构
举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举”表示举起,提起,而“兵”表示武器,军队。
详细解释
举兵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举起武器,组织军队,进行战争的行为。在古代中国,举兵是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内乱时的常见做法。这个成语强调了战争的紧迫性和决心。
(0)
诗文中出现“举兵”的诗词

王文成纪功碑

明朝制科号得士,吾乡前辈尤绝伦。

于公王公后先出,往往艰大投其身。

朝廷坐收养士报,仓卒定变皆儒臣。

正德己卯夏六月,逆濠犯顺江湖滨。

公然举兵思向阙,三郡一哄生祅尘。

皖口骎骎势将下,留都岌岌恐震邻。

是时海宇正清晏,武备缺略久不振。

公方持节抚南赣,似可观变徐邅迍。

同仇大义愤所切,守土敢限越与秦。

出师必待九重诏,是谓以贼遗君亲。

飞书插羽声罪讨,攻所不备真如神。

自从捣巢及执丑,通计时日才兼旬。

军门戎首已面缚,天子靺鞈方南巡。

石头城南献馘罢,待命行及明年春。

周公东征尚跋疐,形迹讵可拘忠纯。

盈廷宵小古亦有,忌者愈众节愈伸。

初心只期济国事,岂必画像图麒麟。

兹山勒铭盖有故,深刻岁月题庚辰。

纪功非夸乃纪实,书法遒劲辞温醇。

首从伐叛叙始末,继举神武归丹宸。

天方嘉靖我邦国,谁其纪者臣守仁。

随征官属例得列,惜哉名姓今俱湮。

读书台傍一片石,百四十字磨崖新。

逸事吾闻长老说,弘治一榜凡三人。

后来立朝适共事,数本前定非无因。

胡发其奸孙殉难,公乃一手回千钧。

煌煌勋业本德性,出遇世会开经纶。

质诸百世可无惑,似此理学宁非真?

后来轻薄好诋毁,撼树不过欺愚民。

如公表见犹未免,此外何以加冠巾。

手磨碑碣发长啸,白日皎皎悬秋旻。

(0)

汴城

黄河怒触龙门裂,突蜃冲蛟肆妖孽。

□谁首倡导洪流,驱使生灵陷鱼鳖。

群雄尽向草泽生,青袍白马连州城。

□时将相总骄懦,可怜不救兵纵横。

忠襄何人汴梁客,只手徒思拯沉溺。

□星半夜落前军,有子才能讨仇贼。

关西老将宁伏雌,辇侧权臣藏祸机。

□然内难促元运,毋乃社稷基先隳。

铁衣破碎秋风早,三军尽向夷门老。

岂知天意属皇明,万乘龙飞大江表。

神兵受命北渡江,举兵所向俱来降。

□尘不生草不动,直取中原为帝邦。

金宫玉殿凌空起,翠华飘飘曾戾止。

□皇立政务宽仁,坐见疮痍变淳美。

天开地辟长清宁,五风十雨年谷登。

书生但愿报恩德,万岁千秋歌泰平。

(0)

延祐三年东平申屠先生掾山南宪司行部夷陵毁曹操祠为孔子庙歌颂赋论者夥矣后四十年余亦赋一首

西陵归来忽千古,操也何尝称魏武。

黄牛峡口不曾来,亦有巴人建祠宇。

巴人日日迎送神,男能唱歌女能舞。

一方说是鬼奸雄,血食依凭出巫语。

精灵托汝据荆襄,魂魄何由归邺许。

今年偶值申屠君,削吾尊罍彻吾俎。

茫茫穹壤复何之,夜夜荒林怨风雨。

无颜可见山阳公,有恨犹思茂陵土。

当时贼汉岂独孤,同日举兵皆可数。

高文一落在人间,只得群公诮狂虏。

寄与扶倾济弱人,慎勿欺心背其主。

(0)

和陶咏荆轲

燕国八百里,最为远秦嬴。

可作殷周基,何乃事荆卿。

痴儿强复雠,匕首揕咸京。

径刎于期首,更图督亢行。

仓皇事不就,狼藉断冠缨。

寒风死别歌,睥睨一世英。

不若专设诸,饮恨复吞声。

纵使杀一秦,宁无一秦生。

吕政方忘燕,忽作绕柱惊。

并吞势不已,举兵复有名。

扫平黄金台,故鼎入秦庭。

昔我渡易水,晚登燕子城。

投文吊田畴,思贤重屏营。

举事本道义,不系败与成。

为国恃刺客,夫岂豪英情。

(0)

穷劫曲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白氏族几灭。

二子东奔适吴越。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伍胥白喜孙武决。

三战破郢王奔发。留兵纵骑虏京阙。

楚荆骸骨遭掘发。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庄王何罪国几绝。

卿士凄怆民恻悷。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隐抚忠节。勿为谗口能谤亵。

(0)

金陵纪愤四百字

弘光改元岁,徂夏维四月。

猥附江藩贡,而作金门谒。

孝陵紫云长,山翠滃勃窣。

皇都旧佳丽,官莺啼不歇。

笙歌沸侯门,罗绮翳林樾。

曾游台阁下,每讶论颠蹶。

濠梁已鸣镝,史相援既竭。

谁何处堂坐,兵事封寝阏。

侧闻御门语,维帝亦英豁。

娈彼蛊佞流,聪明致乱滑。

帝始七日醉,钧天梦超忽。

爰诏选椒房,采蒐于吴越。

夺此千红女,聚以充后闼。

江南骚然动,因之吏为猾。

嫁及再鳏妻,笄加垂龀妾。

赫矣贵阳辅,汝其今平勃。

胡宁殚庙算,一为畅薄伐。

鬻官秦淮渡,黄金山突兀。

奸党□司晨,马驺滥秉钺。

以兹摇吻士,弹墨事攻讦。

史聚先朝讼,廷閧谏臣笏。

妖孽戻园狱,何人辨仓卒。

逆左久鸱张,遂举兵犯阙。

是时杀兴平,叛将先辫发。撤彼江上师,?口相抵搰。

塞马竟南渡,宫车絷北发。

哀㦲鸲鹆逊,衅此杜宇血。

巍巍四镇雄,称藩盟巀嶪。

靖南好男儿,独死见壮烈。

馀者多稽颡,倒戈效反啮。

乡导迢海隅,前驱入闽粤。

在在降表驰,寥寥义旗揭。

北庭老洪皓,须髯皎如雪。

今古不同时,垂殁堕晚节。

汉儿效羌语,轧茁啭百舌。

踞坐金陵宫,指顾成生杀。

钟山万松柏,一一尽剪掘。

鹿散高台基,碗闭昭陵穴。

涉江憔悴子,徒行负骸骨。

重来望旧京,禾黍沾呜咽。

系舟石头城,登山采薇蕨。

高庙有神灵,王气忽焉没。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