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披诉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不公平待遇或不满意的事情进行抱怨或诉说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披诉可以用于表达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满,以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 例句
- 1. 他在社交媒体上披诉自己在工作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2. 她向朋友披诉自己在学校遇到的困难。
- 基本含义
- 指披露、诉说心中的痛苦或不满。
- 基本解释
陈诉。《北史·杨播传》:“至州借人田,为御史 王基 所劾,除官爵,卒于家。子 侃 等停柩不葬,披诉积年。” 唐 李德裕 《赐党项敕书》:“诸部怀寃而有所披诉。” 宋 苏轼 《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秋税内 定州 只放二分,自臣到任后,累有人户披诉乞倚阁。” 清 吴伟业 《木棉吟》:“道畔相逢吏瞋怒,卖花何不完租赋。老翁仰首前致词,足不能行口披诉。”
- 延伸学习
- 披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掌握了它的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通过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倾诉”、“述诉”等,可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披诉了老师对我不公平对待的事情。初中生:他在班会上披诉了自己对学校规定的不满。高中生:她在社交媒体上披诉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疑惑。大学生:他在论坛上披诉了自己对就业市场的不满。
- 故事起源
- 披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平原君虞卿因为被人诬陷而被贬到了边远地区。他深感冤屈,于是写了一篇长篇文章,详细揭露了自己被陷害的经过,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篇文章被人们广泛传播,虞卿因此得到了平反。后来,人们用“披诉”来形容虞卿揭露自己冤屈的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披”和“诉”两个字分别与“揭露”和“诉说”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联想到披诉的起源故事,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披诉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动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详细解释
- 披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披”意为揭露、展示,而“诉”意为诉说、表达。披诉的基本含义是指将内心的痛苦或不满公开地表达出来,向他人诉说自己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