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喻指隐居。 唐 白居易 《酬元郎中书怀见赠》诗:“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 唐 方干 《寄李频及第》诗:“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前蜀 韦庄 《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才潜伏在暗处,不露锋芒。
- 详细解释
- 卧云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其中的“卧”意味着隐藏,不显露;“云”则象征着人才。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在暗处潜伏,不显露自己的才能或优点,但潜力巨大。
- 使用场景
- 卧云常用于形容那些潜力巨大但暂时未被发现的人才。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具有很高的潜力,但目前还没有展现出来。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事物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班彪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在朝廷中不受重用,但他的才华卓越。有一次,班彪的朋友杨彪来看他,班彪对他说:“吾乃卧云也。”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发展成了成语卧云。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卧云
- 例句
- 1. 他一直卧云在公司里,但是当他接手一个项目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2. 这位年轻的艺术家一直卧云在乡村,直到他的作品被一个画廊发现并展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云朵躺在地上,不显露自己。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卧云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才或潜力相关的成语,如“龙潜虎伏”、“蓄势待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上的卧云,平时很安静,但考试时总是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这个篮球队里有一个卧云,他平时不起眼,但比赛时总是能发挥出色。3. 高中生:她一直卧云在学校的艺术社团,直到最近的一次演出,她的才华才得到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