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自大、自负的人以及自命不凡的人。也可以用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却实际上无知或者无能的人。
- 例句
- 1. 他总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本师,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2. 她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本师,不屑于向他人学习。
- 基本含义
- 指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是最高的权威。
- 基本解释
(1).犹祖师。《史记·乐毅列传论》:“ 乐臣公 学 黄帝 、 老子 ,其本师号曰 河上丈人 ,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 , 安期生 教 毛翕公 , 毛翕公 教 乐瑕公 , 乐瑕公 教 乐臣公 。”
(2).所从受业的老师。《后汉书·桓荣传》:“ 世祖 从容问 汤 本师为谁, 汤 对曰:‘事 沛国 桓荣 。’” 宋 黄庭坚 《忆帝京·赠弹琵琶奴》词:“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道:‘师父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餘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清 恽敬 《与李汀州》:“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 南北宋 道学诸儒踵行之,各举本师所居之地为先生之称,后渐行之於非受业者。”
(3).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意为根本的教师。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我本师释迦如来言,从是西方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亦为僧徒对传戒师父的敬称。 五代 齐己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诗:“旧林诸姪在,还住本师房。”《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 清 赵翼 《游高旻寺赠清凉上人》诗:“緇流三百辈,齐守本师风。”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相关的儒家思想,了解更多关于自我完善的方法和理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我比班上其他同学都聪明,我就是本师!2. 初中生:他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懂,自以为是本师。3. 高中生:虽然他成绩很好,但他不要总以为自己是本师,还是应该虚心向老师请教。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谦虚,不要自以为是本师。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要自视甚高,自以为是本师。
- 故事起源
- 本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学说。儒家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最好的老师。这个成语传达了儒家思想中对自身修养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高的讲台上,自信地自称“我就是本师”。
- 词语结构
- 本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本师成语源于《周易·系辞传》:“本师者,道也。”意为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是最高的权威。表示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技能自信满满,自视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