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梵境的词语解释
梵境的意思
拼音:fàn jìng    注音:ㄈㄢˋ ㄐㄧㄥˋ
使用场景
梵境一词常用于形容环境安静、宁谧、与世无争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境宁静、超脱世俗。可以用于描述山水田园的美丽和宁静、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场景。
例句
1.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我渴望找到一片梵境,远离喧嚣和压力。2. 这座庙宇建在山间,环境清幽,宛如人间梵境。3. 他的心境宁静如梵境,不受外界的影响。
基本含义
指清静幽雅的境地,也可以指离尘脱俗的世界。
基本解释

(1).佛的境界。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或恣其神力,或寂诸梵境。”《魏书·释老志》:“梵境幽玄,义归清旷,伽蓝浄土,理絶尘嚣。” 唐 许敬宗 《奉和过慈恩寺应制》:“梵境留宸瞩,掞发丽天才。”
(2).指 印度 地界。《翻译名义集·宗翻译主》:“﹝ 玄奘 ﹞於是杖锡裹足,履险若夷,既戾梵境,筹諮无倦。”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佛教净土的知识,深入探讨佛教文化对人们心灵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一座梵境般的山水画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我想去一趟梵境,远离学习的压力,放松心情。3. 高中生:读书压力很大,我希望能找到一片梵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
故事起源
梵境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指的是佛教的净土,是追求解脱和超脱尘世的境地。后来,这个词汇被引申为形容清静幽雅的境地,用来形容离尘脱俗的世界。
记忆技巧
可以将梵境与清静、幽雅的环境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座宁静的山间庙宇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安宁。
词语结构
梵境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梵和境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梵境一词源于佛教词汇,原指佛教的净土,后来引申为指清净、宁静、幽雅的境地。梵境是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纯净无尘的境地,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安宁与宁静。
(0)
诗文中出现“梵境”的诗词

洞章二首·其一

缥缈大梵境,玉京何寥寥。

空洞无色根,泛兮若浮飘。

阳精镇朗耀,岂复知昕宵。

熣灿丹霞中,浩歌白云谣。

一听众缘息,再聆群累销。

劫运自兹度,稽首登神霄。

(0)

游灵谷寺

石磴迢遥入翠微,倚空台阁映斜晖。

长廊春寂花初落,万木云深鸟自归。

灵谷慈风生梵境,寝园佳气护朱扉。

未应志老无长舌,古塔铃音彻上机。

(0)

奉和过慈恩寺应制

凤阙邻金地,龙旂拂宝台。

云楣将叶并,风牖送花来。

月宫清晚桂,虹梁绚早梅。

梵境留宸瞩,掞发丽天才。

(0)

夏日过西宗别院

退食尚书省,联镳大士林。

地开仙梵境,客远市尘心。

石竹下空翠,山雷生昼阴。

朅来幽赏意,一寄白云岑。

(0)

游南华寺

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

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

梵境迥以幽,玄机涵峻极。

明镜本无台,恒河胡可测。

龙蜕湫已平,虎驯究踰侐。

旃檀袅林峦,十里丹艧饰。

上乘犹太虚,宁著相与色。

宝林踰千年,谁为善知识。

闻钟觉夙缘,真如非外得。

(0)

游金山

江坼峰尖台殿愁,天开梵境镇中流。

凌风舟楫坐超忽,抱日鼋鼍时出游。

塔劫俯空瞻丽象,钟幢接地动高丘。

却探灵迹穷三岛,坐爱閒云出五州。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