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水流宽广、充沛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气象雄壮、气势磅礴的场景。
- 例句
- 1. 河水泓泓,奔流不息。2. 大海泓泓,浩渺无边。3. 山间瀑布流水泓泓,令人心旷神怡。
- 基本含义
- 形容水流宽广、充沛。
- 基本解释
(1).水深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瀰瀰平湖,泓泓澄渊。”
(2).水清澈貌。 唐 韦应物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诗:“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宋 范成大 《潮州石林记》:“清泉泓泓,丛桂覆其上。”
(3).泪水满眶貌。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描述水流的成语,如“波涛汹涌”、“滔滔不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河水泓泓,鱼儿在其中欢快地游动。2. 初中生:大雨过后,山谷里的溪水泓泓,清澈见底。3. 高中生:长江泓泓,奔腾向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进步。
- 故事起源
- 《诗经·大雅·泓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作品,其中的“泓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宽广、鹿的蹄子洁白的景象。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成语“泓泓”。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泓泓”的发音与水流宽广、充沛的意义进行记忆,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记忆。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详细解释
- 泓泓一词源自《诗经·大雅·泓池》:“泓池其淑,麀鹿白蹄。如践丝履,如箕其尾。”意为水流广阔宜人,鹿的蹄子洁白如丝,尾巴像箕帚一样。后来,泓泓也用来形容水流充沛、宽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