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 钱振伦 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男 令徽 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谢於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 朝恩 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
- 基本含义
- 金章指的是皇帝赐予的金字奖状,比喻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
- 详细解释
- 金章是由“金”和“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金指的是黄金,象征贵重珍贵;章指的是奖章、文凭等,象征荣誉和赞扬。金章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得到高度赞扬或荣誉的意义。
- 使用场景
- 金章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领域或事务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得到了高度赞扬或荣誉的情况。可以用于表扬学生在学业、体育、艺术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个团队或组织在工作、创新等方面的出色成果。
- 故事起源
- 金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皇帝赐予奖状的习俗。在古代,皇帝会亲自写下表彰勋绩的文字,并用黄金制作成奖章,赐予有功之人。因此,金章成为了得到皇帝高度赞扬和荣誉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金章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金章。2. 这个团队的创新成果得到了金章的赞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金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或他人获得了一枚金质的奖章,代表着得到了高度赞扬和荣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金章相关的成语,如金榜题名、金玉满堂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金章。2. 初中生: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金章。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在全市比赛中获得了金章。4. 大学生:我的科研论文被评为优秀,获得了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