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尊长的教化。 宋 曾巩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宋 陆游 《除直华文阁谢丞相启》:“神无方,易无体,心独运於道枢;尺有短,寸有长,士悉归於钧播。”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洪亮嘹亮。
- 详细解释
- 钧,古代乐器名,形似琴。播,指播种。比喻声音洪亮嘹亮,像古代乐器钧琴的声音一样。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歌声、演讲或其他声音洪亮悦耳的场合。
-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十一年》:“曩者寡人与公孙钧播琴,曰:‘此何音也?’对曰:‘此琴也。’寡人曰:‘非也。’曰:‘是钧也。’寡人曰:‘然则钧之声与琴何以异?’曰:‘钧之声,聚也;琴之声,分也。’”这个故事中的“钧播”是指公孙钧弹奏钧琴的声音洪亮悦耳,与其他乐器的声音有所区别。
- 词语结构
- 主语+钧播
- 例句
- 1. 他的歌声钧播,让人陶醉其中。2. 演讲者的演讲声音钧播,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 记忆技巧
- 将“钧播”与钧琴联系起来,想象钧琴的声音洪亮悦耳,这样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古代乐器的名称和特点,例如钧琴、瑟琴等,以增加对“钧播”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联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声音钧播,我们都听得很清楚。2. 初中生:他的演讲声音钧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3. 高中生:她的歌声钧播,让人感受到了她的情感表达。4. 大学生:他的演奏技巧高超,琴声钧播,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