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分疏的词语解释
分疏的意思
拼音:fēn shū    注音:ㄈㄣ ㄕㄨ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漠,不再亲近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友情、亲情、师生关系等。
例句
1. 他们曾经是好朋友,但是现在已经分疏了。2. 姐妹俩小时候感情很好,长大后却渐渐分疏了。
基本含义
分散、疏远。
基本解释

亦作“ 分疎 ”。1.辩白;诉说。《北齐书·祖珽传》:“ 珽 自分疏,并云与 元海 素相嫌,必是 元海 譖臣。” 唐 张鷟 《游仙窟》:“娘子莫分疎。”《朱子语类》卷六六:“信也得,不信也得,无许多气力分疎。” 鲁迅 《坟·说胡须》:“然而接着就招了改革家的反感,这也是应该的。我于是又分疏,一回,两回,以至许多回。”
(2).指一样一样讲清楚。《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来到 贾 家,把这两项银子交付与 贾婆 ,分疏得明明白白。”
(3).疏远。《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本望君臣一体,若合符契,不图今日分疏到此。”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疏远”、“疏离”等,以扩大对于人际关系的描述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好朋友分疏了,不再一起玩了。2. 初中生:他们原本是一对恋人,但最近感情分疏了。3. 高中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不再像以前那样亲近了。4. 大学生:大学生活忙碌,导致与朋友之间的联系逐渐分疏。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导致与家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分疏了。
故事起源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魏国公子罕与齐国公子纠的关系逐渐疏远的情况。这个故事被引申为“分疏”这个成语的起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分疏”拆分为两个词来记忆,分别是“分”和“疏”。可以将“分”想象成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开,而“疏”则表示关系的淡漠。
词语结构
动词+形容词
详细解释
分疏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或分散开来。形容原本亲密的关系逐渐疏远,不再亲近。
(0)
诗文中出现“分疏”的诗词

点绛唇·其一

绿水青山,一轮明月林梢过。有谁同坐。

妙德毗卢我。石女高歌,古调无人和。还知么。

更没别个。且莫分疏破。

(0)

信笔为杂体三首·其二

一番花竞一番新,五度门闲五度春。

风外游丝尘外事,雨中黄叶梦中身。

病堪医疗难言病,贫假分疏未是贫。

莫向向平轻有约,挂冠人是倦游人。

(0)

浪淘沙慢.八仙桥青年会听歌,是日有生死恨搜孤救孤三娘教子梁红玉诸剧

倚楼看,霜融素瓦,路近烟碛。弦索繁声渐发。

镫帘动影似织。听一串、清歌珠历历。

顿折荡、千结柔肠,问座中、谁是远行客。

衫纻尽沾湿。恻恻。死生便分疏隔。

况嫠妇、空闺催机杼,悲甚遗孤泣。

忽战场桴鼓,春雷飘疾。

寸心万感,凭仗他、倾吐牢愁冤抑。

年少事、风流云散,揗华发。壮志半蚀。

遣情处、翻教恨更积。醉归去、独拥寒衾,漏碎滴。

惊魂缥缈疑终拍。

(0)

昼夜乐

夜深记得临歧语。说花时、归来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其奈冤家无定据。

约云朝、又还雨暮。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

(0)

玉连环.述蒙庄大旨答问者二首·其一

生缘何在,被无情、造化推移万态。

纵尽力、难与分疏,更有何閒心,为之偢睬。

百计思量,且交付天风吹籁。

到鸿沟割后,楚汉局终,谁为疆界。

长空一丝烟霭,任翩翩蝶翅,泠泠花外。

笑万岁、顷刻成虚,将鸠鸴鲲鹏随机支配。

回首江南看烂漫,春光如海。

向人閒到处逍遥,沧桑不改。

(0)

祝英台近.六月十一日送叶正则如江陵

驾扁舟,冲剧暑,千里江上去。

夜宿晨兴,一一旧时路。

百年忘了旬头,被人钻破,故纸里、是争雄处。

怎生诉。欲待细与分疏,其如有凭据。

包裹生鱼,活底怎遭遇。

相逢樽酒何时,征衫容易,君去也、自家须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