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祭器 jìqì
[sacrificial utensil] 祭祀时用的器具
- 英文翻译
1.sacrificial utensil
- 详细解释
祭祀时所陈设的各种器具。《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於 薛 。”《史记·张仪列传》:“出兵 函谷 而毋伐,以临 周 ,祭器必出。” 司马贞 索隐:“凡王者大祭祀必陈设文物轩车彝器等,因谓此等为祭器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四年》:“庚午,詔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
- 基本含义
- 比喻以虚伪的方式表达敬意或赞美。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表达敬意或赞美时不真实、虚伪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对上级的奉承、对朋友的虚伪赞美等场景。
- 故事起源
- 根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记载,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夫叫杨朱,他在齐国任职时,曾经亲眼目睹了一次祭祀活动。当时,国君亲自主持祭祀,但是他却并不真诚,只是表面上做了一些形式上的仪式。杨朱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这种虚伪的祭祀行为是对神灵的亵渎,于是他用“祭器”来形容这种表面虚伪的行为。
- 词语结构
- 主语 + 祭器
- 例句
- 1. 他对领导总是祭器,但实际上并不服从命令。2. 她的赞美充满了祭器的味道,让人感觉很不真实。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祭器”这个成语与虚伪、不真实的意思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祭祀时虚伪地拿着酒器、食器,表面上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但实际上却并不真诚。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伪、不真实相关的成语,如“虚情假意”、“伪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老师面前总是表现得很恭敬,但我觉得他是在祭器。2. 初中生:她对同学的赞美充满了祭器的味道,我们都不相信她说的话。3. 高中生:政治家在竞选时经常祭器,以获取选民的支持。4. 大学生:那个公司的领导对员工总是祭器,但实际上并不关心他们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