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尊崇礼仪。《礼记·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孔颖达 疏:“尊崇三百三千之礼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暨 武帝 崇礼,始立乐府。”
(2).尊敬而以礼相待。《后汉书·江革传》:“再迁司空长史, 肃宗 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北齐书·万俟洛传》:“ 高祖 以其父 普 尊老,特崇礼之。”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宠礼》:“ 宋代 之君,崇礼儒臣,过於 汉 唐 。”
- 基本含义
- 指对待人或事物时,态度庄重、恭敬有礼。
- 详细解释
- 崇礼一词由“崇”和“礼”两个字组成。崇指尊敬、尊崇,礼指礼节、礼貌。崇礼的含义是指对待人或事物时,态度庄重、恭敬有礼,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待长辈、上级、客人或重要场合时的态度和举止。可以用来形容对待仪式、庆典、宴会等正式场合时的行为举止,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待长辈、上级或客人时的恭敬态度。
- 故事起源
- 崇礼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重视礼仪之道,认为人们应该以礼待人,尊敬他人,以此维护社会和谐。崇礼一词就是儒家文化中对于尊敬礼仪的表达。
- 词语结构
- 崇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 1. 在重要的会议上,他举止庄重,言谈举止崇礼。2. 他对长辈总是非常崇礼,不敢有丝毫怠慢之意。3.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时刻保持着崇礼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市民都非常有礼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庄重、恭敬的人,站在礼仪之地,向周围的人行礼,表达对他人的尊敬和敬意。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崇礼相关的成语,如“崇尚”、“崇敬”等,了解更多关于尊敬、礼仪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学校,我们要崇礼对待老师和同学,不说脏话,不打架。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要带头崇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3. 高中生:参加毕业典礼时,我们要穿着整齐,举止庄重,展现出崇礼的态度。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会崇礼,尊重老师和同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