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身份、地位、立场等方面同时处于两个相对矛盾的群体或阶层之间。例如,在政治上既有亲近中共党派的身份,又有亲近非共党派的身份;在职业上既有管理者的身份,又有员工的身份。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两属”来描述这个人的身份特点。
- 例句
- 1. 他既是军人,又是文人,可以说是一个两属的人物。2. 她既是企业家,又是慈善家,具有两属身份。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身份或地位同时属于两个相对矛盾的群体或阶层。
- 基本解释
同时分属两方。《晋书·祖逖传》:“ 河 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輒密以闻。” 何休 《<公羊传>序》“至有倍经、任意反传违戾者” 唐 徐彦 疏:“而 颜氏 分张,一公而使两属,是其任意也。” 清 薛福成 《附陈收回车里孟连两土司全权片》:“当臣与 英 廷争论野人山地之时, 英 外部以 车里 孟连 曾经入贡 缅甸 ,亦坚索两土司及新设一厅作为两属,以相抵制。”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身份、地位相关的成语,如“身份高贵”、“地位尊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既是学生,又是队长,是一个两属的人。2. 初中生:他既是班长,又是足球队队员,具有两属身份。3. 高中生:她既是学生会主席,又是班级代表,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4. 大学生:我既是学生,又是志愿者,同时属于两个不同的身份。5. 成年人:我既是职场人士,又是家庭主妇,是一个两属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两属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成语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中人们对身份和地位的思考。在古代社会,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往往是固定的,而且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社会中身份和地位问题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两属”这个成语:1. 将“两”字和“属”字分开记忆,先记住“两”字表示两个,再记住“属”字表示所属。2. 想象一个人同时站在两个相对矛盾的群体或阶层之间,无法完全属于其中任何一个,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两属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两属是由“两”和“属”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两”表示两个,指两个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属”表示所属,指人的身份或地位。两属的意思是一个人同时属于两个相对矛盾的群体或阶层,既不完全属于一个,也不完全属于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