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逃避灾难。 清 方文 《百岁翁歌赠赵撝谦先生》:“蚤岁连生十二男,孙与曾元三十三。忽逢世难遭杀戮,孑身逃劫 漳河 南。”
- 基本含义
- 逃避劫难或灾祸。
- 详细解释
- 逃劫是指逃避或躲避灾祸、危险或困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能够及时逃离危险,避免灾难的发生。
- 使用场景
- 逃劫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及时逃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逆境中能够迅速转运,避免灾祸。
- 故事起源
- 逃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据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晏子的大臣,他受到了晋文公的赏识,被任命为宰相。然而,晏子的妻子却对此非常不满,她嫉妒晏子的地位和荣耀。于是,她通过诡计让晏子陷入了危险之中。晏子得知妻子的阴谋后,决定逃离晋国,以避免灾祸。最终,晏子成功逃出了晋国,躲避了危险。
- 词语结构
- 逃劫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逃”和“劫”。
- 例句
- 1. 他在地震来临之前及时逃劫了。2. 这位商人聪明机智,逃劫了经济危机的袭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晏子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晏子逃离晋国的场景,以及他成功躲避灾难的情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逃劫相关的成语,例如逃之夭夭、逃脱、逃之夭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路上看到一只被追赶的小狗,它逃劫了。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夕突然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考试,算是逃劫了。3. 高中生:他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逃劫,保住了自己的生命。4. 大学生:他在经济危机期间及时逃劫,保住了自己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