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在亲丧中所居之室。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宗室书》:“固以形如槁木,心若死灰。匍匐苫庐,纔有魂气。”《旧唐书·宪宗纪上》:“癸未,詔:‘ 成德军 节度使 王承宗 顷在苫庐,潜窥戎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寿皇殿》:“其旁 永思殿 ,即列圣苫庐地,凡瞻謁日,必於 永思殿 传膳办事,盖亦示孺慕之意也。”
- 基本含义
- 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 详细解释
- 苫庐,古代指用苫布覆盖搭建的简陋房屋,形容房屋简陋、简陋的住所。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房屋简陋、简陋的住所,也可用于比喻生活贫困、境况艰难的处境。
- 故事起源
- 《楚辞·离骚》中有“苫则有苫庐,陋则有陋居”之句,描述了作者离乱时居住的简陋环境。后来,“苫庐”成为了形容简陋房屋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体词“苫庐”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苫”是苫布的意思,用于覆盖房屋,表示简陋;“庐”是房屋的意思。
- 例句
- 1. 他家住在一间苫庐里,生活十分艰苦。2. 这个小屋简直就是一个苫庐,连基本设施都没有。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苫庐”这个成语与简陋的房屋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用苫布搭建的简陋房屋,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房屋、住所相关的成语,如“豪宅”、“窑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小狗喜欢躲在苫庐里玩耍。2. 初中生: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只能住在简陋的苫庐里。3. 高中生:即使生活困苦,我们也要努力改变苫庐的命运。4. 大学生:毕业后,我不想再住在苫庐中,希望能有一个舒适的家。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了解和记忆“苫庐”这个成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