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伏状的词语解释
伏状的意思
拼音:fú zhuàng    注音:ㄈㄨˊ ㄓㄨㄤˋ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军事、情报、犯罪等领域中的隐藏行动。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工作或学习中积极准备、等待机会,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取得成功。此外,伏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困境中保持警觉并寻求机会逆袭的状态。
例句
1.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必须保持伏状,等待最佳时机。2. 敌人已经察觉了我们的伏状,我们需要迅速行动。3. 在考试前,学生们都在紧张地保持着伏状,准备迎接挑战。
基本含义
指暗中潜伏、等待时机的状态或姿态。
基本解释

(1).承认罪状。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 昭信 令奴杀之。后捕奴得辞,伏状。”
(2).承认罪状的书面供词。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水浒传》第二七回:“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伺机而动”、“隐姓埋名”等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隐藏、等待和行动等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在考试前保持伏状,等待最佳时机。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我要保持伏状,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在面对高考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伏状,准备迎接挑战。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我们要保持伏状,等待适当的机会出现。
故事起源
关于伏状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战争和谋略有关,因为在战争中,隐藏和伏击是常见的战术之一。伏状可能是从此类战术中演变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伏状”与“潜伏等待”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群人在暗中等待着,保持警惕的姿态。
词语结构
成语“伏状”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伏”和“状”。
详细解释
伏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暗中等待、隐藏或潜伏的状态。它意味着某人或某事物正暗中准备行动,等待适当的时机出现。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团体在敌对或危险的环境中保持警惕,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0)
诗文中出现“伏状”的诗词

龟石吞流

一峰偃伏状龟形,浴水何年见瑞灵。

春草渐添毛色绿,秋波环映甲文青。

长吞巨浪跨南浦,怒涌洪涛拱北溟。

自是乐昌多胜概,登高如上玉虚亭。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