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三住的词语解释
三住的意思
拼音:sān zhù    注音:ㄙㄢ ㄓㄨˋ
使用场景
三住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具有稳定的思想和行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的状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保持三住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例句
1. 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很稳定,可以说是个三住的人。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三住的状态,不被情绪左右。
基本含义
指思想、行为等三个方面得到稳定和控制。
基本解释

道家修炼以气住、神住、形住为“三住”。 唐 施肩吾 《三住铭》:“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长生之道也。” 宋 范成大 《次韵严子文见寄》:“无心我正铭三住,有意君堪话四休。”一说“三住”指心住、气住、神住。《二程语录》卷一:“ 持国 曰:‘道家有三住:心住则气住,气住则神住。’此所谓三守。 伯淳 先生曰:‘此三者,人终食之顷,未有不离者,其要只在收放心。’”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三住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例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等,这些成语都与思想和行为的稳定和控制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保持三住的状态,不被游戏诱惑。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要保持三住,不让自己变得紧张。3. 高中生:大学的选择很重要,我要三住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要三住行动,不被失败打败。通过以上的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学习成语“三住”,并且掌握如何应用它在不同的场景中。记住,保持思想和行为的稳定和控制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
故事起源
关于三住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在古代的儒家经典《论语》中有一句话与之相似:“吾三住而后知。”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言论,意思是只有经过三次反省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智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三住这个成语。可以将“三”联想为一个三角形,表示多个方面;而“住”可以想象成一个人稳定地站在地上。将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就能够记住三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三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三”是数词,表示数量上的多;“住”是动词,表示稳定和控制。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含义清晰。
详细解释
三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为“三”和“住”。其中,“三”表示数量上的多,也可以理解为多个方面;“住”表示稳定、控制。三住的基本含义是指思想、行为等三个方面得到稳定和控制,即全面掌握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保持稳定的状态。
(0)
诗文中出现“三住”的诗词

七言·其五十五

割断繁华掉却荣,便从初得是长生。

曾于锦水为蝉蜕,又向蓬莱别姓名。

三住住来无否泰,一尘尘在世人情。

不知功满归何处,直跨虬龙上玉京。

(0)

道室试笔六首·其四

吾家学道今四世,世佩施真三住铭。

一窗萝月照孤咏,万壑松风吹半醒。

(0)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

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

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

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

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

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

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苧居。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

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

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

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馀。

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

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

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

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

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

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

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

今我方禄隐,居然卧蜗庐。

画墁固无役,反如著辕驹。

亦拟浮扁舟,乘春经五湖。

收帆白蘋下,令子见潜夫。

(0)

养气

学道先养气,吾闻三住章。

屏除金鼎药,糠秕玉函方。

凛凛春冰履,兢兢拱璧藏。

高谈忘力守,此病最膏肓。

(0)

题外舅坟庵

昔年把酒共看山,犹冀相从物外閒。

零落山邱遽如许,膏肓泉石许谁攀。

形神孰与论三住,梦幻全真悟八还。

拱柏乔松助萧瑟,独乘明月弄潺湲。

(0)

岁晚幽兴四首·其四

短鬓元知不久青,况开九帙数馀龄。

全家共保一忍字,累世相传三住铭。

时泛孤舟过梅市,却穿双屩上兰亭。

拥炉莫恨无僧在,满院松风要细听。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