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无意中或有意地引起他人的不满或恼怒。可以用来描述不慎触犯他人的敏感话题或行为,或者主动挑衅他人。
- 例句
- 1. 他的无礼举动招惹了所有的同事。2. 小明不小心踩到了陌生人的脚,招惹了一场争吵。
- 基本含义
- 引起麻烦或惹恼他人。
- 基本解释
◎ 招惹 zhāorě
(1) [provoke]∶引起
招惹是非
(2) [tease] 〈方〉∶触动;引逗
大家一致说他是个招惹不得的坏家伙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招惹”相关的成语,例如“自招苦吃”、“惹火烧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把同桌的铅笔弄丢了,招惹了他生气。2. 初中生:他在班上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招惹了同学们的不满。3. 高中生:他故意戳破了同学的气球,招惹了一场小冲突。4. 大学生:他的挑衅行为招惹了整个班级的反对和批评。
- 故事起源
- 招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九年》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国君在宴会上无意间冒犯了一位大臣,导致大臣对他产生了不满和恼怒。这个故事成为了“招惹”这个成语的来源。
- 英文翻译
1.(引起) provoke; incur; cour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招惹”联想为一个人用手比划着招呼别人,但由于方式不当,对方却生气了。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招惹”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1).招致引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沉文端公家书》:“勿要开了此端,出入公门,招惹是非。”《好逑传》第二回:“声名渐高,交结渐广,皆能招惹是非之祸。” 叶紫 《星》第五章一:“像 梅春姐 和 黄 他们那样的人,也许原有些是自己招惹来的吧。”
(2).挑逗;勾引。《红楼梦》第七七回:“那媳妇……两隻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 赖大 家人如蝇逐臭。”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七章:“那倒是受了人家的招惹,变得浪荡了。”
(3).触犯;触动。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学校里的同事们都不愿招惹他,而他就变本加厉的猖狂,渐渐的成了学校中的一霸。” 赵树理 《福贵》:“我们的区干部到他村里,见他很穷,想叫他找一找穷根子,可是一打听村里人,都一致说他是个招惹不得的坏家伙。” 姚雪垠 《长夜》二七:“当几年前乡下才乱的时间,那班夜聚明散的零星刀客,都不敢得罪 薛岗 和 茨园 ,甚至连他们的佃户也不敢招惹。”
(4).搭理,理睬。 草明 《乘风破浪》第四章:“ 少祥 一听,知道老人家又呕了气,他故意不招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