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折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逃人又开盘子,顷刻之间,资财衣饰,荡折一空。”
- 基本含义
- 形容意志消沉,志气丧失。
- 详细解释
- 荡折是由“荡”和“折”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荡指摇摆、动荡,折指折断、折磨。荡折形容人的意志消沉,志气丧失,形象地比喻人在遭受挫折、困难或打击后,失去了斗志,无法再继续前行。
- 使用场景
- 荡折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在面对困难时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无法继续前进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的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或者形容团队在面对挑战时犹豫不决、丧失斗志。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史鱼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丧失了勇气。他曾经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但在一次战争中被俘虏后,他的意志消沉,再也无法恢复过来。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人意志消沉的典故,也就有了成语“荡折”。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最近遇到了很多困难,心情荡折,无法再继续前进。2. 在面对失败时,我们不能荡折,要坚持下去。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在摇摆不定的桥上,表示人在困难面前摇摆不定、意志消沉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荡折相关的成语,如“志骄意满”、“气宇轩昂”等,可以深入学习成语的使用方法和语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心情荡折,不想再学习了。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荡折,要坚持下去。高中生:他曾经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但现在却荡折了,不再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