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饰有铜龙的门楼。借指太子宫室。亦借指帝王宫阙。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价重 铜龙楼 ,声高重门侧。”亦省称“ 铜楼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凤闈宵静,阴灵宣王閫之华;鹤禁朝趋,离象峻 铜楼 之景。” 蒋清翊 注:“铜楼即‘龙楼门’之‘龙楼’。《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注:‘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视膳铜楼下,吹笙玉座中。”参见“ 铜龙门 ”。
- 基本含义
- 比喻建筑物或建筑装饰上的雕塑物,也用来形容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
- 详细解释
- 铜龙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铜龙”指的是一种用铜材料制作的龙形雕塑,而“楼”则指的是建筑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建筑物或建筑装饰上的雕塑物,特别是指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雕塑。它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给人一种豪华、庄严的感觉。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建筑物的装饰华丽、富丽堂皇,可以用在描述古代宫殿、庙宇、豪华别墅等建筑上,也可以用来形容现代建筑中的雕塑装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些华丽的场所,比如豪华的酒店大堂、宴会厅等。此外,铜龙楼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内在空虚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铜龙楼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在古代,建筑物的装饰往往非常讲究,尤其是宫殿和庙宇等宏伟建筑。在这些建筑中,常常会有用铜材料制作的龙形雕塑,这些雕塑既有装饰作用,也有象征意义。因此,铜龙楼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 词语结构
- 铜龙楼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铜龙”是一个名词短语,指的是一种用铜材料制作的龙形雕塑;“楼”是一个名词,指的是建筑物。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 例句
- 1. 这座宫殿的屋顶上有一座铜龙楼,非常华丽壮观。2. 这座大楼的外墙上雕刻着各种铜龙楼,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铜龙楼”这个成语与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物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座宫殿或庙宇的屋顶上有一座华丽的铜龙楼,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古代建筑文化和雕塑艺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可以了解一些古代宫殿、庙宇的建筑结构和装饰特点,以及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过一座铜龙楼,它的屋顶上有一座很大很华丽的龙形雕塑。2. 初中生:这座博物馆的外墙上有一排排的铜龙楼,非常壮观。3. 高中生:这座城市的市政大楼上有一座巨大的铜龙楼,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