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宽广开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酆都御史》:“视之,阶道阔朗,有广殿十餘间,列坐尊官,袍笏儼然。” 清 郑燮 《题程羽宸<黄山诗卷>》诗:“赋诗数十篇,才思何阔朗。”《红楼梦》第四十回:“ 探春 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
- 基本含义
- 形容心胸宽广,气度豪迈。
- 详细解释
- 阔指宽广,开阔;朗指明亮,通达。阔朗形容人的心胸开阔,气度豪迈,不拘小节,胸怀广阔,心情舒畅,表现出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 使用场景
- 阔朗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态和气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怀、性格或举止。常用于褒义,表示一个人开朗、大度、豁达,不拘小节,乐观向上。
- 故事起源
- 阔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鸿雁》一诗中:“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集于苹藻。鸿雁于飞,哀哀其声。之子于征,集于河清。”诗中描绘了鸿雁高飞的场景,以及子弟们在河边集合的情景。其中“集于苹藻”和“集于河清”就是指集合在开阔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集于苹藻”和“集于河清”合并成了“阔朗”,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胸开阔、气度豪迈。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的心胸阔朗,不计较小节。2. 她的气度非常阔朗,从不计较别人的过错。3. 这位领导人的演讲充满了阔朗的气度,深受大家的喜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胸怀宽广,站在开阔的地方,心情舒畅,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气度和豪迈。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心态、气度相关的成语,如“胸怀坦荡”、“气度不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心胸很阔朗,经常帮助别的同学。2. 初中生:她的气度很阔朗,从不计较别人的过错。3. 高中生:这位老师的讲课风格很阔朗,深受学生喜爱。4. 大学生:他的心态非常阔朗,从不为小事烦恼。5. 成年人:他的人生观很阔朗,对待困难从不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