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敛抑这个成语常常用在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不轻易发脾气或放纵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过分张扬或冲动。
- 例句
- 1. 他在困境中敛抑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2. 她敛抑住自己的愤怒,用理智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 基本含义
- 指控制情感或言行,不放纵,克制自己。
- 基本解释
◎ 敛抑 liǎnyì
[restrain oneself] 抑制
日后我一定深自敛抑,再不做这等蠢事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控制、自制力相关的成语,如“克己奉公”、“自省自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比赛中,他敛抑住紧张的情绪,发挥出色。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她敛抑住自己的紧张情绪,保持冷静。3. 高中生:他敛抑住自己的愤怒,用理智的方式解决了争议。4. 大学生:他在聚会上敛抑住自己的兴奋,保持低调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敛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梁惠王上》:“敛怒为王。”这句话出自孟子对梁惠王的劝诫。故事中,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孟子回答说:“敛怒为王,容色为霸。”意思是说一个君主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怒气,保持冷静,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君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敛抑”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敛可以理解为“收敛、收束”,抑可以理解为“抑制、克制”。通过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就能够联想到敛抑的意思是克制自己的情感或言行。
- 词语结构
- 敛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敛”是动词,意为收敛、收束;“抑”是动词,意为抑制、克制。
- 详细解释
抑制。 明 徐渭 《拟上督府书》:“深自敛抑,未尝有一言以闻於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 十娘 虽谦驯,但善怒,颇不善 崑生 所为,而 崑生 不以 十娘 故敛抑之。” 叶圣陶 《悲语》诗:“一个朋友的妻死了,他敛抑着悲痛对我说:‘现在换衣服常常要找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