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水窗的词语解释
水窗的意思
拼音:shuǐ chuāng    注音:ㄕㄨㄟˇ ㄔㄨㄤ
使用场景
常用于文学作品、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以用来形容眼睛视力不好,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事物认识不清楚,眼界狭窄。
例句
1. 他的眼睛真是水窗,看东西都模糊不清。2. 这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太狭窄了,真是个水窗。
基本含义
指窗户的玻璃上有水汽凝结,形成模糊不清的景象。比喻眼睛看东西模糊不清,视力不好。
基本解释

亦作“ 水牕 ”。1.临水的窗户。 唐 白居易 《舟夜赠内》诗:“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闇总愁人。”《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郑德璘传》:“﹝ 韦氏 ﹞於水窗中垂钩, 德璘 因窥见之甚悦。遂以红綃一尺,上题诗曰:‘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艷 长江 。’” 前蜀 韦庄 《更漏子》词:“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
(2).涵洞。堤防出水的孔。 宋 苏轼 《奖谕敕记》:“堤成之明日,水自东南隅入,遇堤而止。水牕六,先水未至,以薪芻土囊自城外塞之;水至,而后自城中塞者皆不足恃。”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视力或眼睛有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目瞪口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眼睛有点水窗,看不清楚远处的东西。2. 初中生:他的眼睛不好,总是水窗,需要戴眼镜才能看清楚。3. 高中生:有些人的眼界太窄了,就像是水窗一样,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
故事起源
成语“水窗”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山窗日暮》一诗中。杨万里在诗中描绘了山窗日暮的景象,其中提到了“水烟飘渺”这一景象,即窗户上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模糊景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窗前,窗户上有水汽凝结,看不清窗外的景象,从而联想到“水窗”的含义。
词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水窗”源自宋代杨万里的诗句:“山窗日暮,水烟飘渺。”水汽凝结在窗户上,使得窗户模糊不清,无法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象。这种现象被用来比喻眼睛视力不好,看东西模糊不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心眼狭隘,眼界狭窄,对事物的认知不全面。
(0)
诗文中出现“水窗”的诗词

夏日杂诗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0)

五月九日舟中偶成

水窗晴掩日光高,河上风寒正长潮。

忽忽梦回忆家事,女儿生日是今朝。

(0)

舟中晚起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0)

水宿闻雁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0)

疏影.秋分日偕吴梦蕉汪子雨石芷卿筱珊叔祖买舟由古荡至留下秋水空明树阴合匝意甚闲适因赋此解

溪光澹沱,趁嫩晴出郭,催放轻舸。

港路弯环,柔橹摇凉,秋阴两岸低锁。

单衫小扇萧闲甚,看软镜碧琉璃破,倚水窗盏许茶时,又是一桥穿过。

石上匀蓝点点,几丛澹竹叶,娟秀花朵。

古木攲斜,修藤屈曲,时见坠枝红果。

游鱼吹沫圆纹细,错道是雨珠飞堕。

却羡他、开扇柴门,临水老渔闲坐。

(0)

候夜行师七唱·其六

戍楼西北请泉山,十载干戈暑又寒。

红锦飘来枫树醉,黄金废尽菊花残。

故园橙橘小春闹,圣席圆汤冬至闲。

剑戟百磨岩石裂,骅骝群饮泽泉乾。

雪花散杂梅花媚,白水前为墨水餐。

河腹冰坚防虏骑,边陲雨涷弊征鞍。

水窗向北因风寒,密垒开东得月看。

迭起寒鸡犹未唱,铜壶先滴五更阑。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