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扬一个人善良、乐于助人,以及重视道德和品德的行为。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教育、工作、社交等。
- 例句
- 1. 他对待别人总是从善如登,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敬。2. 他从小就懂得从善如登的道理,所以一直都是一个很有品德的人。
- 基本含义
- 善良的行为就像登上高山一样,能够给人带来长远的好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善良行为和道德价值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行善积德”、“好人好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善如登,不欺负同学,互相帮助。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从善如登,尊重老师,遵守校规。3. 高中生:大家应该从善如登,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从善如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希望这个关于“从善如登”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昭公问杨伯曰:“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也?”杨伯对曰:“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也。”昭公又问:“德者何也?”杨伯对曰:“德者,从善如登。”这个故事表达了从善如登的含义,即通过行善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境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之巅,而这座高山就代表着善良行为的高度和价值。这样可以把从善如登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更容易记住。
- 词语结构
- 从善如登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从”、“善”、“如”和“登”。
- 词语解释
- cóng shàn rú dēng ㄘㄨㄙˊ ㄕㄢˋ ㄖㄨˊ ㄉㄥ
从善如登(從善如登)
谓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韦昭 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