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隳节常用于形容人体状况不佳,无法行动的情况。可以用在描述身体疲劳、病弱、受伤等情况下,表达人体无法行动的状态。
- 例句
- 1. 他疲劳过度,双腿隳节,无法继续行走。2. 虽然他受伤了,但是他毅然决然地站起来,不让自己隳节。
- 基本含义
- 指双腿无力,不能行走。
- 基本解释
犹失节。 宋 陆游 《跋<松陵倡和集>》:“方 吴 越 时,中原隔絶,乃有妄人造谤,以为 袭美 隳节于 巢 贼,为其翰林学士。”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虚弱不堪”、“体无完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昨天跑了很长时间,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双腿隳节。2. 初中生:他病了一周,现在双腿隳节,无法参加运动会。3. 高中生:他参加了一场长跑比赛后,双腿隳节,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 故事起源
- 隳节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一书中,故事讲述了昭公出征时受伤,导致双腿无力,无法行走。这个成语由来自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人体状况不佳,无法行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隳节”联想为“灰姐”,想象一个疲劳衰弱的女子,双腿无力,无法行走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隳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隳和名词节组成。
- 详细解释
- 隳节由两个字组成,隳是指断裂,节是指腿部的关节。隳节形容双腿无力,不能行走,多用来形容疲劳、衰弱或受伤后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