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lǐ shàng wǎng lái ㄌㄧˇ ㄕㄤˋ ㄨㄤˇ ㄌㄞˊ
礼尚往来(禮尚往來)
◎ 礼尚往来 lǐshàngwǎnglái
[courtesy demands reciprocity; deal with sb. as he deals with you; pay sb. back in his own coin] 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 基本含义
- 表示在人与人之间互相礼貌待人,以回报对方的善意和友好行为。
- 使用场景
-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人们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并以礼貌待人。例如,在商务场合,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双方应该互相尊重和友好合作;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社交场合,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卫灵公》中。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做官时,卫灵公非常礼遇他,送了很多礼物。子贡回到鲁国后,也送了很多礼物给卫灵公。孔子听到后,称赞子贡说:“礼尚往来,非礼不动。”这个故事强调了礼貌应该是相互的,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词语结构
- 礼尚往来是一个四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 1.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该以礼尚往来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2. 在公司里,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礼尚往来。3.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回报,礼尚往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为两部分来记忆。礼,代表礼貌;往来,代表互相来往。可以想象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礼貌,互相来往,以建立良好的关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以德报怨”、“以直报怨”等,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回报原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生日时收到了很多礼物,所以我要礼尚往来,回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我们应该礼尚往来,认真完成作业。3. 高中生:班主任对我们非常关心,我们应该礼尚往来,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并尽力表现。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