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凭栏通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姿态和心情。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欣赏风景时,倚靠在栏杆上,心情愉悦;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思考问题时,倚靠在栏杆上,陷入沉思。
- 例句
- 1. 他在夕阳下凭栏远望,心情格外舒畅。2. 她凭栏沉思良久,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 基本含义
- 倚着栏杆或扶栏。
- 基本解释
◎ 凭栏 pínglán
[lean upon a balustrade]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凭栏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凭栏欣赏花园里的美丽花朵。2. 初中生:他凭栏沉思良久,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3. 高中生:站在海边凭栏,远眺大海的浩渺壮丽。
- 故事起源
- 凭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世说新语》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王羲之的书法家,他常常倚着栏杆欣赏江山美景,因此被人称为“凭栏王”。后来,人们通过这个故事,将凭栏作为一种形容人静静倚靠在栏杆上的方式。
- 英文翻译
1.lean against the railing; lean upon a balustrad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座美丽的园林中,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美景,心情愉悦。
- 词语结构
- 凭栏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凭”和“栏”。其中,“凭”表示依靠、倚靠的意思,“栏”表示栏杆。
- 详细解释
亦作“ 凭阑 ”。身倚栏杆。 唐 崔涂 《上巳日永崇里言怀》诗:“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南唐 李煜 《浪淘沙令》词:“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忽忆登高去年客, 慈恩 湖阁共凭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凭栏四顾,水天一色。”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凭栏默想透山海,静寂时有草虫鸣,心境平更平。”
亦作“ 凭阑 ”。靠着栏杆。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怒髮衝冠,凭栏处、瀟瀟雨歇。” 清 朱彝尊 《曹赞善移居》诗之二:“正欲凭阑看洗象,玉河新水一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