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冠笄的词语解释
冠笄的意思
拼音:guān jī    注音:ㄍㄨㄢ ㄐㄧ
基本解释

固定冠的簪子。《宋史·礼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凤冠,各置于槃,蒙以帕。”
(1).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笄礼。《礼记·乐记》:“婚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郑玄 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
(2).指成年男女。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八:“ 戴名世 大逆,法至寸磔,族皆弃市,未及冠笄者,发边。”
(3).梳头戴帽,指僧尼还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卷五:“ 后主 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礼佛自懺。”

基本含义
指男子冠带、女子笄发,表示男子成年、女子出嫁的意思。也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
详细解释
冠笄是一个古代的习俗,男子冠带是指男子到了成年之后戴上冠帽,女子笄发是指女子到了出嫁之前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因此,冠笄成语表示男子成年、女子出嫁,并且可以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
使用场景
冠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男子或女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可以用于描述人的成长和发展。
故事起源
冠笄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在古代,男子到了成年之后会戴上冠帽,女子在出嫁之前会将头发盘起来。因此,冠笄成语就是从这个古代的习俗中衍生出来的。
词语结构
冠笄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冠”和“笄”。
例句
1. 他已经冠笄了,应该考虑找个合适的对象结婚了。2. 她冠笄之后,开始努力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3.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值冠笄之年,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冠笄”与男子成年、女子出嫁的仪式联想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成年、出嫁相关的习俗和文化,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婚嫁风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哥哥已经冠笄了,要开始上高中了。2. 初中生:她是我们班上第一个冠笄的女生,大家都很羡慕她。3. 高中生:冠笄之后,他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4. 大学生:冠笄之年,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5. 成年人:冠笄之后,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并举办了一场美丽的婚礼。
(0)
诗文中出现“冠笄”的诗词

新月与儿女夜坐听琴举酒

泥泥露凝叶,骚骚风入林。

以兹皓月圆,不厌良夜深。

列坐屏轻箑,放怀弦素琴。

儿女各冠笄,孙孩绕衣襟。

乃知大隐趣,宛若沧洲心。

方结偕老期,岂惮华发侵。

笑语向兰室,风流传玉音。

愧君袖中字,价重双南金。

(0)

閒居纪事二首·其二

古人制昏礼,所贵在人伦。

冠笄年既迈,受币方交亲。

后世虽偷薄,十中五犹遵。

如何至今日,彝典俱湮沦。

男痴已合配,女幼皆成姻。

安知虑夭寿,奚暇占吉辰。

媒妁走市井,鼓吹喧城闉。

百年祗仓卒,大事为因循。

问之何遽然,诏云选佳人。

传闻至太甚,意失非本真。

正道难化俗,讹言易惑民。

于初苟不慎,其末弊将臻。

寄声秉钧者,风俗何时淳。

(0)

冤妇行

婉婉西邻女,韶颜艳朝霞。

淑性自天与,少小传令嘉。

孝爱亲党重,巧慧闾里誇。

其母最娇怜,看若眼下花。

自从挣冠笄,未始离窗纱。

读书佩箴戒,举止无纤瑕。

求媒不自审,得婿非良家。

如以琼树枝,使之并蒹葭。

忆初行嫁时,遗赠矜豪华。

明珠蹙袿裾,杂宝装簪珈。

馀赀讵可数,但较辇以车。

其姑本寒种,贪壑常谽谺。

得妇不问好,求索惟无涯。

侍奉四五年,叫物愈饿鸦。

百欲一不应,用毒同虺蛇。

岂惟被诟辱,抑亦遭笞挝。

驰使执贱役,课责日夜加。

手指尽秃瘃,鬓发仍髟髿。

一旦不任事,病骨枯若槎。

委顿卧在床,尚尔磨怒牙。

既死亦不顾,但恣攫且拿。

闻之道路人,涕泗而咨嗟。

养女择所适,此事宁轻耶。

家法要相委,在迩不在遐。

娉礼贵得中,尚约不尚奢。

尊章若慈仁,至死甘苧麻。

请看西邻女,一失千里差。

(0)

己巳元日

曾孙新长奉椒觞,儿女冠笄各缀行。

身作太翁垂九十,醉来堪喜亦堪伤。

(0)

濉阳

尝闻唐李氏,世号为贤妻。

以力营七丧,或谓难庶几。

孰知蔡家妇,其事乃同之。

岂特在中馈,无往而无仪。

孝于其所尊,慈于其所卑。

即知义所在,能终义所为。

我生至此极,我嫁逢百罹。

其属死略尽,其骨俱无归。

身为未亡人,心乃真男儿。

以己任其责,无忘须臾时。

但恐事不济,安知恤寒饥。

乃捐奉生具,而为送亡资。

面不御膏沐,首不加冠笄

金珠鬻于市,文绣容何施。

更无囊中装,唯有身上衣。

殆将截其发,幸苟完其肌。

所得盖良苦,所积从细微。

如此十年久,犹以为支离。

日下卜诸良,宅兆相厥宜。

一举十八丧,一旦得所依。

手自植松楸,身亦沾涂泥。

何暇裹两足,但知勤四肢。

居者叹于室,行者泣于歧。

鸟亦助叫号,人思操蔂梩。

冥冥长夜魂,所获喜可知。

郁郁佳城中,不为中道尸。

卒办其家事,少慰而心悲。

义深海可涸,行坚山可摧。

孤诚贯白日,幽光淩虹霓。

吾闻古烈女,荦荦非无奇。

一死盖易处,一节亦易持。

至如张氏者,使人尤歔欷。

谁为孝妇传,谁为黄绢碑。

亦有淮上翁,为述濉阳诗。

移书太史氏,无令兹逸遗。

(0)

古田女·其二

北人见飓风,掀簸嗟真差。

君子逢不若,白昼成黑夜。

日月同一天,宁复殊次舍。

礼义无华夷,悦心悉如蔗。

披沙欲出金,恶莠为害稼。

朝歌与胜母,贤者同回驾。

中为去偏倚,庸但无怪讶。

安敢亢亢方,却无伈伈下。

礼不虑咈违,义不恤怒骂。

恭惟秦汉前,礼乐止河华。

七闽底处所,目不睹韶夏。

食才美马甲,衣仅知压柘。

应无雁币聘,宁识枣脩嫁。

历汉晋至唐,谈口无可藉。

令孜与思勖,畏作貂珰霸。

第从常衮来,始识不逆诈。

珠玉满面前,犹或迷光价。

一二百年来,骅骝渐知跨。

述古与介夫,各有诗书暇。

晦翁黄勉斋,遂以教天下。

昔时蛮隶国,今作齐鲁化。

沂风蔼莫春,弦诵殷长夏。

蹡蹡多规行,穆穆亲衡迓。

方知地无偏,又喜才不借。

独馀男女俗,缺漏留微罅。

未能秣驹汉,颇碍雪驴灞。

有心即知礼,有口皆思炙。

男女既冠笄,屋宇仍台榭。

朝夕晓凊温,春秋能社蜡。

溱洧秉蕳游,此日何可假。

礼自标枝来,心无倾盖乍。

风流与衣冠,犹当轶王谢。

田渔非女事,诗以告里社。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