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当面顺从。《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后汉书·朱暉传》:“俗吏苟合,阿意面从。”《新唐书·魏徵传》:“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 稷 禼 所以事 尧 舜 也。”《歧路灯》第六三回:“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诽。”
- 基本含义
- 面对、从属
- 详细解释
- 面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面意为面对,从意为从属。面从的含义是指在行动或思想上服从或顺从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或独立思考的能力。
- 使用场景
- 面从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盲目地顺从他人的意见或指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过于依赖他人的人。
- 故事起源
- 面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杨骏传》中。故事讲述了晋朝时期,杨骏因为胆小怯懦,不敢独立行动,总是盲目地顺从他人的意见,所以被人戏称为“杨面从”。后来,杨骏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有能力有见识的官员。
- 词语结构
- 面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从小就习惯面从,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2. 这个团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总是面从领导的意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面从”与“面对从属”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着一个从属的身影,表示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顺从他人。
- 延伸学习
- 学习如何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避免面从的关键。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和参与各种活动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面从别人的意见,我要有自己的主见。2. 初中生:他总是面从其他同学,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地面从他人。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面从教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