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具修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修养良好,懂得礼仪和道德规范。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或描述那些有修养、有教养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具修,备受大家的尊敬。2. 这位老师具修,不仅教学有方,而且为人友善。
- 基本含义
- 指人具备修养和修身养性的品质。
- 基本解释
(1).谓供置众物和打扫。《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脩。” 郑玄 注:“具所当共,脩扫除粪洒。” 贾公彦 疏:“使百官供祭祀之具及脩之扫除也。”
(2).齐备,完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脩,人纪咸事,然后沿才授职。”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修养、修身养性的相关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文化书籍或哲学著作,深入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德。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具修的好同学,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具修,大家都很尊敬他。3. 高中生:他具修的品质让他成为了学校的榜样。4. 大学生:具修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重要。5. 成年人:在现代社会,具修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 故事起源
- 具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子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其未尝有诲焉”’。”这段对话中,孔子在回答卫灵公的问题时用到了“具修”一词,强调了一个人在治理国家之前要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具修拆分为“具”和“修”,“具”音近“举”,可以联想到具备、拥有的意思;“修”可以联想到修养、修身养性。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住具修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短语
- 详细解释
- 具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具”和“修”两个字组成。具指拥有、具备,修指修养、修身养性。具修表示一个人在品德、修养和道德方面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