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投壶游戏中矢从壶中跃出。《旧唐书·音乐志二》:“投壶者谓壶中跃矢为驍壶,今谓之驍壶者是也。”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一三八:“驍壶投罢隔窗纱,裙子争裁夹襭花。”参见“ 驍 ”。
(2). 南朝 《清乐》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驍壶》,疑是投壶乐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勇猛、有胆识。
- 详细解释
- 骁壶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骁指勇猛,壶指小盾牌。成语“骁壶”形容人勇猛,有胆识,意味着勇敢无畏,敢于冲锋陷阵。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勇敢的人,可以用于赞美有胆识、有决心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勇猛的军队或战士。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记载:“羽为骁骑将军,……以骁壶为名。”这段记载中,项羽被封为骁骑将军,他的军队中有一支由士兵们手持小盾牌组成的队伍,因此得名“骁壶”。后来,“骁壶”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形容人勇猛、有胆识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一个骁壶,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和挑战。2. 这支队伍训练有素,每个士兵都是骁壶中的骁壶。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骁壶”中的“壶”字,将其与勇猛的士兵手持小盾牌的形象联系起来,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勇敢、胆识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骁壶,经常敢于向老师提问。2. 初中生:我觉得他是一个骁壶,因为他在比赛中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3. 高中生:他是我们学校的骁壶,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秀,还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