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引谒的词语解释
引谒的意思
拼音:yǐn yè    注音:ㄧㄣˇ ㄧㄜˋ
使用场景
引谒常用于描述正式的拜访或访问,特别是对长辈、上司、客户等有地位或权威的人物。它突出了拜访者对被拜访者的尊重和敬重之情,表达了一种恭敬的态度。
例句
1. 昨天我去引谒了我的导师,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2. 他每个月都会引谒一次他的老师,以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基本含义
前去拜访、访问
基本解释

引导拜谒。《旧唐书·韩思复传》:“ 佽 既至 桂 ,吏以常所为官者数百人引謁。”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礼仪的相关知识。了解古代礼仪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引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要去引谒我最喜欢的作家,向他请教写作的方法。2. 初中生:明天我们要去引谒一位著名科学家,向他学习科学知识。3. 高中生:我计划在假期去引谒一位大学教授,向他请教升学的问题。
故事起源
引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礼仪。在古代,人们拜访皇帝或高官时需要经过多道关卡,每道关卡都有特定的礼节和程序。其中一道关卡就是“引谒”,表示前去拜访并向对方致意。因此,引谒成为了一个表示拜访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引谒”拆分成“引”和“谒”两个字来记忆。引可以联想为引导、带领,谒可以联想为拜访、访问。通过将这两个含义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引谒由两个字组成,引和谒。引表示引导、带领,谒表示拜访、访问。
详细解释
引谒是一个古代的礼仪用语,意为前去拜访或访问。在古代,人们很注重礼仪,特别是在拜访他人时。引谒这个成语强调了拜访时的礼节和恭敬之心。
(0)
诗文中出现“引谒”的诗词

偶成·其二

末利花开小玉莲,香风引谒洞中仙。

梦回不记相逢语,明月清圆在枕边。

(0)

游洞霄纪实

甲寅良月初,为捧帅垣檄。

遍走三荡所,村落怪荒寂。

人谓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宫,神仙其窟宅。

惯是名胜游,不许俗眼识。

余虽一俗吏,心实慕名德。

痴儿官事了,此行乌可惜。

天气暖如春,得意马蹄疾。

仆夫嗟况瘁,告我请休息。

止宿萧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晓垂玉绳,向风嘶金勒。

行行十数里,渐渐仙境出。

始见九锁峰,穷眸望不极。

一似天为门,四山作扃鐍。

云烟一齐起,松桧万古碧。

岩洞是处有,名字难尽忆。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与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为两全,四字揭奎画。

主人贝道士,高志颇嗜客。

引谒帝宸殿,金钉朱户饰。

出示御书经,凤篆龙章笔。

拜手拈瓣香,举头看近日。

既见抚掌泉,又观松花石。

小愒漱玉轩,恍惊风雨夕。

再登虚白楼,顿觉天地窄。

迤逦游二洞,其东名大涤。

仰视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龙现鳞距,天产非人力。

石鼓清可听,石鱼亦堪击。

中有一小洞,谓能隔凡迹。

稚子曾入去,海声亲听得。

出洞见一井,石栏四围赤。

云是葛翁泉,大旱无竭泽。

西洞号栖真,却在山绝壁。

华盖垂于上,狮子横其侧。

非烟亦非云,蟠结斩如刻。

上有倒挂仙,疑是帝所谪。

棋台别东西,棋子散黑白。

又见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声,必是仙隐室。

道士虽携持,余亦倦登陟。

归息翠蛟亭,寒玉走鸣瀑。

心目尽开豁,尘累涣然释。

坡仙纪旧游,壁间著遗墨。

吾得继清赏,奚必问姑射。

试观殊胜地,何年是开辟。

虽慕子长游,未学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还役。

小子不学诗,数章□纪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