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种种情节。 清 冯桂芬 《与李方赤太守书》:“至旦,查明本巷无失事,乃啟栅。如是则行窃者枝枝节节,无非罗网,往来且难,何况搬运。而谓窃贼不少衰者无有也。”
(2).谓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三》:“窃谓西北之水利,惟当使由而不使知,全本一州一县,一村一里,各自董劝,枝枝节节而为之。”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然变其甲不变其乙,举其一而遗其二,枝枝节节而为之,逐末偏端而举之,无其本原,失其辅佐,牵连并败,必至无功。” 朱自清 《中国文评流别述略》:“他(指 金人瑞 )评《水浒传》还有什么草蛇灰线法等,这种观念大约从八股文来,方法却模拟论兴趣诸家的。但论兴趣的是就各作家的全部作品论,与 金 的枝枝节节而为之不一样。”
(3).比喻横生旁出的事情。 叶紫 《火》四:“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年收租的事情会弄出这样多的枝枝节节出来。”
(4).犹言支支吾吾。形容说话含糊躲闪。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陈金福 ]枝枝节节,有点不敢说。”
- 英文翻译
1.minor issue; complication;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digressive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繁杂、琐碎,没有条理。
- 详细解释
- 枝枝节节是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枝节”重复组成的,表达了事物繁杂、琐碎,没有条理的意思。枝节指树枝的分叉处,比喻事情的细枝末节。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复杂、琐碎的情况,或者形容人的思维杂乱、缺乏条理。
- 故事起源
-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四》中:“是以齐王建无枝节之功,以枝节之罪。”后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枝节可以代表功劳或者罪过,而枝枝节节则表示事物的繁杂和琐碎。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相同的词语“枝节”重复组成,形成了“枝枝节节”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文件夹里的文件枝枝节节,需要整理一下。2. 这个项目的细节太多了,枝枝节节的,让人无法集中精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树枝上分叉出很多细小的枝节,形成了一个繁杂、琐碎的样子,这样就能够记住“枝枝节节”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事物繁杂、琐碎相关的成语,如“琐屑繁芜”、“七零八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玩具放得枝枝节节的,找起来好麻烦。2. 初中生:老师给的作业内容太多了,题目枝枝节节的,让我有点晕。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枝枝节节,需要仔细阅读才能理解。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细节太多了,需要把枝枝节节的问题都解决掉。5. 成年人:我的工作任务很多,每天都要处理一些枝枝节节的琐碎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