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bù bó shū sù ㄅㄨˋ ㄅㄛˊ ㄕㄨ ㄙㄨˋ
布帛菽粟
◎ 布帛菽粟 bùbó-shūsù
[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菽:豆类总称。粟:谷子。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
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知德者尤尊崇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 基本含义
- 指衣物、食物等物质财富。
- 使用场景
- 布帛菽粟常用来形容物质财富的丰富,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生活富足,或者某地的物产丰富。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有一句话是“布帛菽粟,可以供给百姓;礼义廉耻,可以供给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衣食是可以供给百姓的,而礼义廉耻则是可以供给君子的。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布帛菽粟,成为形容物质财富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布帛菽粟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 1. 他家的布帛菽粟,让人羡慕不已。2. 这个地方的布帛菽粟丰富,居民生活富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布帛菽粟分解为“布帛”和“菽粟”,然后想象自己拥有很多漂亮的衣物和丰盛的食物,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布帛和菽粟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经济状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家乡布帛菽粟,人们过得很幸福。2. 初中生:我们应该珍惜布帛菽粟,不浪费食物和衣物。3. 高中生:现代社会,不仅要追求布帛菽粟,还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