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或表现幼稚、不成熟。可以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的不成熟行为。
- 例句
- 1. 他已经是大学生了,还总是做一些乳毛的事情。2. 别跟他计较,他还是个乳毛,不懂事。
- 基本含义
- 指婴儿出生后未脱落的胎毛,引申为指幼稚、稚嫩。
- 基本解释
(1).松树的别名。 唐 郑谷 《乳毛松》诗:“松格一何高,何人号乳毛?” 唐 张乔 《省中偶作》诗:“乳毛松雪春来好,直夜清閒且学禪。”
(2).初生动物或小儿身上的细毛。 宋 梅尧臣 《鸭雏》诗:“三旬殻既坼,乳毛寒脛短。”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噫,如是我闻,而王遂语,且熟视其乳毛未褪之颜。”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成长、成熟相关的成语,例如“出类拔萃”、“温文尔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还是个乳毛,什么都不懂。2. 初中生:他的举止还是有些乳毛,需要更多的社会经验。3. 高中生:他的观点太乳毛了,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4. 大学生:有些人一辈子都停留在乳毛的阶段,不愿意成熟和成长。
- 故事起源
- 成语“乳毛”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中。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父亲赶出家门,逃到晋国。在晋国,他接受了晋文公的教育,成为一个有才华、有魄力的人。后来,他回到齐国,成功夺取了齐国的政权。在他夺取政权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儿子们都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和行为都很幼稚。于是,他用“乳毛”来形容自己的儿子们的幼稚和不成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婴儿身上的胎毛,表示幼稚、稚嫩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乳毛是婴儿出生后身上的胎毛,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内会自然脱落。成语“乳毛”用来形容一个人稚嫩、幼稚,缺乏成熟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