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甘虫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胆小怕事、不敢争取自己权益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在面对压力、不公正待遇时选择退缩、屈服的情况。
- 例句
- 1. 他是个甘虫,对领导的不公正待遇从来不敢抱怨。2. 这个团队里的人都是甘虫,从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 基本含义
- 指甘愿受辱、屈服退让的人。
- 基本解释
鸟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大中 末……又有鸟,人面緑毛,嘴爪悉紺,其声曰‘甘’,因谓之曰甘虫,时人画图鬻於市肆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甘虫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驽马恋栈”、“驴唇不对马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甘虫,总是被同学们欺负。初中生:我不想成为甘虫,要勇敢争取自己的权益。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能当甘虫,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大学生:不要成为甘虫,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成年人:他是个甘虫,从来不敢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 故事起源
- 《左传·定公十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齐国的定公公子田和公子田兄弟一起去打猎,他们遇到了一只大虫。公子田兄弟不敢靠近,只有公子田主动靠近并且用手接住了这只大虫。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甘愿忍受屈辱、不敢抵抗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甘虫”这个成语的发音,将其与“甘愿受辱、屈服退让的人”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虫子在甘愿地低下头,表示屈服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甘虫
- 详细解释
- 甘虫是由“甘”和“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甘愿像虫子一样低下、卑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敢抵抗、不敢争取自己权益的人,也指那些因为怕事情麻烦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