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摹勒的词语解释
摹勒的意思
拼音:mó lè    注音:ㄇㄛˊ ㄌㄜˋ
使用场景
摹勒常用于形容学习者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艺术家通过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例句
1. 他一直摹勒着他的偶像,努力学习他的技巧和经验。2. 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摹勒大师们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基本含义
摹仿、模仿
基本解释

(1).依样描字刻石。《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丙戌,御製御笔《神霄玉清万寿宫记》,令 京师 神霄宫 刻记於碑,以碑本赐天下,摹勒立石。”
(2).亦作“ 摹泐 ”。描摹勾勒。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貽永 , 祁公 之子。国初藏名书画,最多真蹟……而当时摹勒出待詔手,笔多凝滞。”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或谓 靖康 之变,二 王 书卷流落民间,后经蒐罗得之,遂以勒石。所得者,或係他手摹泐。”
(3).模仿。 宋 李觏 《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谁不为文,大抵摹勒 孟子 ,刼掠 昌黎 。若为文之道,止此而已,则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可为名士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习和模仿相关的成语,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摹勒我的爸爸,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榜样。2. 初中生:我们应该摹勒优秀的同学,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3. 高中生:大家都在摹勒那位优秀的演讲家,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故事起源
摹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学习者常常通过模仿前辈或者优秀的人物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摹勒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种传统中衍生出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摹勒与模仿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学习者在模仿他人的行为或者言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就能够记住摹勒的含义。
词语结构
摹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摹勒指的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言语或风格。它强调的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0)
诗文中出现“摹勒”的诗词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

淳化祖帖绝难得,南渡摹勒传淳熙。

其详载在《辍耕录》,官本旧推修内司。

临江太媚绛潭瘦,字体特取丰而肥。

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形模粗具木偶尔,神理了不关须眉。

近来此本亦不易,世代渐远宋拓稀。

大观之后此其亚,仅与阁帖争毫釐。

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

昨从庙肆见且骇,尤物乃落驵侩儿。

装褫仍用球路锦,十卷首尾完无亏。

叩之高索钱五万,而我囊乏三钱锥。

少需便恐被豪夺,一计猛出居巢奇。

乌驴克货价相直,快挟墨宝徒行归。

入门爨妇告米罄,一笑那顾朝来饥。

明窗小几风日亮,尘垢不敢侵吾帷。

古香透纸辟蟫蠹,元气入骨腾蛟螭。

熊熊异光黑点漆,滑滑腻理肤凝脂。

试临只愁鬼掣腕,帝睨幸免食朵颐。

嗟嗟世俗惯传误,目所未睹公谩欺。

曹家谱系格古论,岁月舛缪余可知。

偶凭一端为驳证,食古以耳皆如斯。

(0)

李斯泰山石刻题后

穆书失政和,猎鼓疑宇文。

峄山会稽书,摹勒非其真。

兹碑立榛莽,缺画鬼所扪。

迩来碧霞宫,复遭野火燔。

岂其坑儒魂,来报焚书冤。

阿房三月灰,余焰犹复然。

我言嬴秦罪,在废籀古文。

改篆而篆亡,毁经而经尊。

几令周孔字,禁抑不得传。

非有叔重功,六义无渊原。

堂堂李丞相,独著《仓颉篇》。

奉诏写石旁,下笔整不偏。

斥弃徒隶文,程邈讵敢干。

法家尚刻削,此迹何真淳。

试读《逐客书》,后愚而前贤。

观其遘时屯,变本亦可怜。

眇然访遗本,落落区宇间。

爱此匪恤私,持赠友意殷。

人身不及纸,完好无百年。

楚人得失弓,达者忘其人。

题名傥留世,何必归子孙。

(0)

宋榻兰亭赵文敏临本真迹歌

永和九年岁癸丑,典午衣冠尽南走。

临池崛起王右军,万古乾坤落书薮。

江东胜槩标兰亭,轩窗乱叠群山青。

流觞曲水修禊事,一樽随意酣沉冥。

道服逍遥坐亭子,认是当年会稽史。

寻山玩水不解愁,屡向人前誇乐死。

含毫是日如有神,飞天历历来仙真。

峥嵘只字启八法,快剑长戟劘星辰。

诸贤词翰尽压倒,兴公蛇足徒夭矫。

垂头大令甘罚觥,奕叶琅琊传至宝。

云礽智永历辨才,屋梁伏槛丛蒿莱。

文王百计命萧翼,逡巡玉匣沉泉台。

馀子纷纷竞摹勒,掌指烟煤半狼藉。

率更棐几抚硬黄,来世争传定武石。

胜朝妙迹仍浮屠,北禅老僧秘若无。

吴兴转乞独孤本,十三跋语题长途。

穷年两腕追步伐,牝牡骊黄较丝发。

双雕比翼翔太空,势极扶摇贯阊阖。

此?旧榻真宋前,五字未损湍流天。

奚潘墨沈俨如漆,澄心素札铺纯绵。

朅来燕市裹敝箧,瞥见寰中眼双热。

倾囊购得置案头,不减西方贝多叶。

龙盘凤翥何纷披,三百馀字字字飞。

乾坤万古但一帖,含毫落笔皆天机。

吴兴临本推冢嫡,中郎虎贲貌如壹。

谁哉帖尾联王羊,展卷狂呼胜和璧。

古今二绝偕遭逢,茅斋气色干长虹。

将无一夕雷电入,六丁下索还鸿濛。

沉吟却忆永和世,举代清谈误真际。

虚闻一统俪汉唐,大业三途骤凌替。

犹馀八法悬高旻,墨池滉漾雄千春。

汉文唐律遂鼎峙,至今免诮秦无人。

腐儒往往嗤小技,贤劫畴令重晋氏。

欧虞薛褚匪上乘,吴兴入室世无异。

一觞一咏乐奈何,醉来故帖重摩挲。

恍入山阴坐修竹,拍浮流水观群鹅。

(0)

李大将军惟寅得唐吴生观自在菩萨真迹长裾跣足天男相一洗世人称谓之谬且庄严妙好六法具备非五代宋元诸名家所办因手勒心经其上而属余长歌识之

画师崛起开元日,万象毫端鬼神泣。

前无顾陆曹卫张,二李阎韩总非敌。

胸中六法参群灵,解衣盘礴流风霆。

斯须宇宙落指掌,茫茫大块愁凭陵。

曾画玄元皇帝庙,隐见人工夺天造。

杜陵老子笔扛鼎,恣写篇章豁怀抱。

金茎碧瓦扶雕梁,旌旗冕黻争飘扬。

词锋绘事两突兀,恍揭日月悬宫墙。

裴旻将军号大侠,力恳丹青荐冥业。

干将起舞烂白虹,倒掷寒空日星裂。

尔时逸气横须眉,狂墨乱洒秋淋漓。

辟支罗刹俨飞动,旁观辟易惊神奇。

吴生一去八百载,后起何人划真宰。

徒闻写照推扬光,未信登坛属王霭。

脱壁庸庸孙梦卿,五朝人物传虚名。

宋元能事著山水,开元遗迹如晨星。

此帧大士最殊绝,妙好庄严种种列。

珠玑璎珞被四体,咫尺天人共颃颉。

高堂十仞云婆娑,彷佛朱阑临普陀。

俯窥渤澥仅涓滴,青莲一瓣扬洪波。

劫风万古吹不动,金身丈六天嵯峨。

大悲显化遍五浊,宰官帝释随呼呵。

有时幻相示闺閤,世人眯目谈娉娥。

即今看画岂待说,幅巾长带垂山阿。

谁其摹勒事琬琰,侯也功德真江河。

忆侯夙世住灵鹫,金粟如来本身后。

阎浮一念偶下移,暂寄貂蝉曳华绶。

将坛文苑双张皇,八荒九域传琳琅。

鸡林百金买只字,往往逸调追河梁。

生平宝此若垂棘,树下杨枝宛曾识。

焚香手篆般若经,照耀丛林炯双璧。

朅来示我令作歌,欲嘘甘露回沉疴。

才枯思竭腕力弱,仰天白眼空摩娑。

惟余与侯深肺腑,意气铿铿迈今古。

侯能射虎过裴旻,余非雕龙愧杜甫。

吴生千载若有缘,三生裴杜重周旋。

安得再起斯人貌,君虎头燕颔相堂。

堂九尺玉立麒麟,前他年云台烟阁。

第一书姓氏为君,大挥十丈之如椽。

(0)

翁覃溪学士为摹砖塔铭赋谢

唐书最喜砖塔铭,惜哉破裂无完形。

河东一本是初拓,悬之海内如晨星。

欲攫不得三叹息,归把残字空眙瞠。

玉堂学士莞而笑,我有粱肉施饥伧。

羊毫一扫松风急,百廿七字云英英。

硬黄响拓俱多事,临摹不数沤波亭。

满堂传示称快意,孰知两日劳经营。

学士初学虞永兴,有时阑入欧率更。

上下颜、柳兼褚、薛,全凭变法如写生。

不然下笔求形似,得毋笑语同优伶。

不见摹勒重刻石,宝鼎化作三足铛。

学士论书善取譬,有似柘浆析朝酲。

寻常只字足宝贵,况当妙墨双眼明。

纵无兰亭茧纸本,我心足使平如衡。

(0)

李忠定公印歌用昌黎石鼓歌韵

忠定李公有遗印,饮生示我属我歌。

南渡业已弃淮汴,拈韵谁克希阴何。

印方四面一寸许,字体柳脚兼虞戈。

靖康元年纪敕赐,玉石光泽畴琢磨。

亲征行营名号壮,红泥摹勒宜轻罗。

公之声望俪赵鼎,立朝丰采咸峨峨。

奈何大廷失其政,权奸盗窃持太阿。

此印直可拟铁券,宝器定有神鬼呵。

花石朘民民力竭,抚字安得循南讹。

公登进士隶邵武,释褐曾瞻孔壁蝌。

麟凤在郊应时瑞,钧天广乐鼓灵鼍。

提举安置屡颠蹶,龟山怅望手无柯。

作相仅能七十日,斜阳返照如织梭。

骇绝魏公出蜚语,此老行事岂委佗。

况复金牌召良将,之水而外仅曹娥。

回首中原半沦丧,伤哉汉广江之沱。

却溯我公策仕初,早在政和与宣和。

陈东挝鼓诉公屈,罹辟谁实司其科。

欧阳澈戮倍惨酷,善类澌灭何其多。

和议已成甘忍辱,会见荆棘埋铜驼。

此印无乃竟虚设,三湘八闽劳经过。

人生精骨自有限,奚堪既切仍复磋。

尤恨伯彦与潜善,更工谗谮兴风波。

公窜南荒不许赦,刑章国典真偏颇。

宵小鬼蜮缘底事,全躯保室匪有佗。

建炎当宁腼人面,用人行政诚媕娿。

遐想我公当此境,抑塞无语空摩挲。

君从何处得此印,助我酒兴长吟哦。

好将拓本慎藏弆,譬如名帖珍群鹅。

稽之史传数百载,流光瞥去洵刹那。

彼苍梦梦信难测,独使贤杰遭坎轲。

公之精爽寄斯印,应悬霄汉凌山河。

题诗愿和石鼓韵,敢云学步翻蹉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