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生活困苦、遭遇痛苦或者遭受折磨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或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
- 例句
- 1. 他在厌浥的环境中长大,但他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2. 这个小镇经历了战争和灾难,但居民们始终坚持,共同度过了厌浥的岁月。
- 基本含义
- 艰难困苦,痛苦不堪。
- 基本解释
潮湿。《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毛 传:“厌浥,湿意也。” 唐 皮日休 《桃花赋》:“玉露厌浥,妖红坠湿。” 金 冯延登 《春雨》诗:“今宵客梦知安稳,厌浥新凉到枕幃。”《天雨花》第三回:“厌浥行露卿知否?夜行无烛可曾闻?”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厌浥相关的成语,如“厌倦生活”、“厌恶世俗”等,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厌浥的时候是在海边玩水时被大浪打湿了。2. 初中生:我们一起经历了厌浥的阶段,但我们坚持下来了。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厌浥时期,我会加倍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一句“厌浥瓜蔓,言采其蕃”。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困苦的环境中辛苦努力,但最终获得成功。从此,人们将“厌浥”用来形容艰难困苦的处境。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厌恶浸湿”,将艰难困苦的情境与厌恶浸湿的感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厌浥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厌”表示厌恶、讨厌,“浥”表示浸湿、沉浸。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困苦和痛苦中度过的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