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掛绿”。1.身披绿袍。指做官。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无才学休想学干禄,有才的便能身掛緑。”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获报》:“‘怎么便叫掛緑?’‘做了官便是掛緑。’” 清 蒋士铨 《空谷香·店缢》:“[小旦]郎君姓 顾 ,怯书生身已掛緑。[外]好呀,是一个进士。”
(2). 广东 产的上等荔枝名。 清 吴应逵 《岭南荔枝谱·品类》:“ 广州 荔枝以挂緑为第一品。实大,味甘香,核细如豌豆,其壳上赤如丹砂,下緑如澄波,故名。”
- 基本含义
- 指人因病而面色苍白或带有病态,形容虚弱无力。
- 详细解释
- 成语“挂绿”形容人因病而面色苍白或带有病态,意味着身体虚弱无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患病的人脸色苍白,精神不振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见于口语和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人病重、面色苍白,精神极度不振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身体状况不佳、病态的人。
- 故事起源
- 成语“挂绿”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医学。在古代,医生通过观察人的面色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当一个人患病时,面色会变得苍白,甚至带有病态。因此,人们用“挂绿”来形容病人面色苍白无力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挂”表示“悬挂、附着”,名词“绿”表示“苍白、病态”。
- 例句
- 1. 他最近身体不好,整个人都挂绿了。2. 看到他脸色这么苍白,我知道他挂绿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挂绿”联想成病人脸色苍白,就像是脸上挂着绿色的布一样,形象生动易记。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如“面如土色”、“气喘吁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生病了,脸色挂绿,不能去上学。2. 初中生:他一直在备战考试,现在看起来有些挂绿,需要好好休息。3. 高中生:经过长时间的备考,他终于考完了,脸色挂绿,看起来非常疲惫。4. 大学生:他连续几天熬夜写论文,现在脸色挂绿,看起来非常虚弱。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最近一直挂绿,需要好好调整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