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曙月这个成语常用于描绘黎明时分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显露端倪,即将展现出来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天亮前的宁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刚刚开始展露的迹象。
- 例句
- 1. 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看到了一轮曙月。2. 这个项目经过了长时间的筹备,如今终于迎来了曙月。
- 基本含义
- 指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的时候。
- 基本解释
晓月。 唐 王维 《过沉居士山居哭之》诗:“曙月孤鶯囀,空山五柳春。” 唐 郑絪 《初日照露盘赋》:“焜以相鲜,若曙月之临朝镜。”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与黎明、日出等相关的成语,如“黎明前的黑暗”、“旭日东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曙月时分,我骑着自行车去上学。2. 初中生:我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看到了一轮曙月。3. 高中生:当我看到公司的曙月时,我知道我辛苦的付出即将得到回报了。4. 大学生:在大学的曙月时刻,我决定追寻我的梦想。希望这个关于“曙月”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曙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诗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其中“更上一层楼”一词被后人引申为追求更高境界的意思。而“更上一层楼”这个词又被引申为追求更高远目标的意思,而“曙月”就是指这个目标即将实现的时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黎明时分的景象联系起来记忆。想象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月亮还未完全消失,就是曙月的景象。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 详细解释
- 曙月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曙”意为黎明初现,天色微明,指夜晚刚过半,天将破晓之际;“月”指月亮。曙月形容夜晚刚过半,天色微明,月亮还未完全消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