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谓戴鹖冠。鹖好斗,古时武士皆鹖冠,以示勇猛。《文选·张衡<东京赋>》:“髶髦被绣,虎夫戴鶡。”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鶡,鷖鸟也,鬭至死乃止,今武士戴之,取猛也。 司马彪 《续汉书》曰:‘虎賁骑皆鶡冠。’”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谢被侍中慰劳表》:“戴鶡之夫,迎光蹀恩。”
- 基本含义
- 指被人拿来当作幌子或替罪羊,被人利用或牵连的人。
- 详细解释
- 戴鹖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戴”字意为戴在头上,比喻被人利用或牵连;“鹖”字为一种鸟类,比喻被人当作幌子或替罪羊。戴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被他人利用或牵连的情境。
- 使用场景
- 戴鹖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被他人利用或牵连,成为替罪羊或幌子。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生活、社交等场景中,某人被他人利用或牵连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了一个关于戴鹖的故事。故事中,田敬仲的儿子田常被人诬陷为杀人凶手,被押送到国都受审。田常对此感到非常委屈,于是他将自己的头发扎成鸟巢状,戴在头上,表示自己像一只被人当作替罪羊的鸟,从而形成了“戴鹖”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戴鹖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戴”为动词,表示戴在头上;“鹖”为宾语,表示被戴在头上的鸟。
- 例句
- 1. 他被人戴鹖,成了这个事情的替罪羊。2. 在这场诬陷中,他成了别人利用的戴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戴鹖”这个成语与故事起源中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戴着鸟巢状头发的人被人当作替罪羊的情景,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替罪羊”、“牵连”等,扩大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同学戴鹖,被冤枉成了捣蛋鬼。2. 初中生:他被老师戴鹖,被指责为班级混混。3. 高中生:他被同学戴鹖,被陷害进了学校的黑名单。4. 大学生:他被室友戴鹖,被诬陷为偷窃者。5. 成年人:他被同事戴鹖,被指责为公司内部的泄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