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德守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诱惑、压力或困境时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正直行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背离道义、背叛原则的人。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德守的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会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2. 领导强调要在工作中德守,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接受贿赂。
- 基本含义
- 秉持道德,坚守正义。
- 基本解释
道德操守。《逸周书·官人》:“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 宋 苏轼 《湖州上监司先状》:“驰神德守,若奉诲音。”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和曾子的故事,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德守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德守,不要作弊。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德守,不要参与校园欺凌。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时,我们应该德守,不要违法违规。4. 大学生:在职场上,我们应该德守,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底线。
- 故事起源
- 德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孔子曾经问弟子子路:“有人能够一直坚守正义吗?”子路回答说:“有。曾子就是一个德守之人。”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一生都坚守道德准则,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因此被称为“德守之人”,并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孔子和曾子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孔子问子路这个问题,子路回答曾子是一个德守之人的情景,将这个场景与德守这个成语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形容词“德”和动词“守”组成。
- 详细解释
- 德守是由“德”和“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德”指的是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而“守”表示坚守、遵守。德守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秉持道德准则,坚守正义和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