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 王昌龄 《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前蜀 韦庄 《夜景》诗:“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擣暮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 靖 ,暮烟四合矣。”
见“ 暮烟 ”。
- 基本含义
- 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 详细解释
- 暮烟是由“暮”和“烟”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暮指傍晚、夕阳下,烟指烟雾。成语暮烟形容夕阳下的烟雾,暗示着日落时分的景象。同时,暮烟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落的景象,形容事物逐渐消亡、结束或没落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暮烟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色或形容事物的衰败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事业或生活走到了尽头,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时代或社会的衰落。在文学作品、诗歌、小说等中常被用来增加情感色彩或营造悲凉的氛围。
- 故事起源
- 暮烟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暮烟杳杳,翳以云翳。”这句话原指夕阳下的烟雾笼罩着天空,形成一片朦胧的景象。后来,人们将暮烟引申为事物的衰败和结束。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暮烟笼罩着整个山谷,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2. 这个企业已经步入了暮烟期,很快就会瓦解。3. 那个城市的繁华已经逐渐消退,变得如同暮烟一般。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夕阳下的烟雾弥漫的景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山顶,夕阳西下,整个山谷被暮烟笼罩。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晨曦、落日余晖等,以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夕阳下的暮烟弥漫,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初中生: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暮烟,我们应该努力改变。高中生:他的事业已经走到了暮烟期,不再有发展的机会。大学生:在这个充满暮烟的社会里,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