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詈词。匪徒。蔑称敌军或叛军。《梁书·王僧辩传》:“今日相国至孝玄感,灵武斯发,已破贼徒,获其元帅,止餘 景 身,尚在京邑。”《水浒传》第一一二回:“﹝ 关胜 道﹞:‘我等不把你这贼徒诛尽杀絶,誓不回兵!’” 明 张瀚 《松窗梦语·西粤纪》:“以致各处贼徒日渐滋蔓,威愈褻而事愈难,此实置叛逆而不剿灭之故也。”
- 基本含义
- 指坏人、恶徒、无赖之辈。
- 详细解释
- 贼徒是由“贼”和“徒”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贼指的是偷盗、作恶的人,徒指的是没有师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贼徒一词用来形容坏人、恶徒、无赖之辈。
- 使用场景
- 贼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行为不端、为非作歹的人。可以用来批评、警示和讽刺那些不守法纪、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 故事起源
- 贼徒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贼徒的小偷,在偷盗的过程中被发现并逃跑。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叫做刘德的人,刘德原本是个善良的人,但被贼徒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最终也变成了与贼徒一样的坏人。这个故事通过贼徒一词,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不良影响,不要被坏人所欺骗。
- 词语结构
- 贼徒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 例句
- 1. 这个城市的治安越来越差,贼徒横行。2. 不要和那些贼徒为伍,否则你会被卷入麻烦之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贼徒一词与贼、徒两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坏人偷盗、作恶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贼徒相关的成语,如贼眉鼠眼、贼喊捉贼等,了解更多关于坏人、恶徒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偷东西的人真是个贼徒,我们应该告诉老师。2. 初中生: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贼徒,我们要提高警惕。3. 高中生:他原本是个好学生,却被贼徒的诱惑所迷惑,走上了犯罪道路。4. 大学生:社会上的贼徒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加强法律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