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转注 zhuǎnzhù
[mutually explanatory characters in Chinese] 汉学六书之一。清代学者戴震、段玉裁说,“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互引解释
- 英文翻译
1.{语} mutually explanatory or synonymous characters
- 详细解释
(1).转向流注。《水经注·渐江水》:“ 浦阳江 水,又东流南屈,又东廻北转,逕 剡县 东……江水翼县转注,故有东渡西渡焉。” 宋 夏竦 《颍州莲花漏铭》:“金龙转注,下激衡渠。”
(2).辗转相授。 宋 苏舜钦 《和永叔琅邪山庶子泉阳冰石篆诗》:“宗臣转注得天法,质虽浑厚气乃振。”
(3).转移集中。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于是他的太太硬把她的忿怒转注在所有的流娼身上。”
(4).六书之一。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人解释大有歧异, 清 戴震 、 段玉裁 认为“转注”即互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故曰“转注”。
(5).即酒注子。 清 陶炜 《课业馀谈·人事杂解》:“转注,吐酒终日不已,借以拟人之善言也。”
- 基本含义
- 改变注目的对象,转而关注其他事物。
- 使用场景
- 转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例如,当你在学习时,突然被外界的噪音或其他事物吸引住,忘记了原本应该专心学习的内容,你可以说自己“转注了”。又或者当你在工作时,经常被手机的通知或社交媒体的消息分散注意力,忘记了完成手头的任务,也可以用转注来形容自己。
- 故事起源
- 关于转注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的意义和用法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见。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时,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是转注的表现。
- 词语结构
- 转注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转”和名词“注”组成。
- 例句
- 1. 我本来想专心学习,但是一听到外面的音乐声就转注了。2. 她在开会时总是转注,看着手机不停地刷微博。3. 小明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转注到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上。
-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转注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读书或学习,突然被一个大大的注射器注射了,这个注射器把你的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了其他事物上。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转注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例如“移花接木”、“目不转睛”等,可以帮助你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看书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在玩耍,就转注到窗外去看了。2. 初中生:我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的讲解很有趣,但是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转注到其他同学身上。3. 高中生:我在备考期间,尽量避免转注,保持专注力,以便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