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迟伫常用于形容人的行动迟缓,拖延不前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拖延现象。例如,有人拖延做作业或者推迟处理工作事务时,可以用迟伫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 例句
- 1. 他总是迟迟不肯下决心,真是迟伫不前。2. 这个项目已经拖延了好几个月,真是迟伫不及。
- 基本含义
- 指行动迟缓,拖延不前。
- 基本解释
犹踌躇。 唐 王翰 《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香扇斜开九华照,含情迟佇惜韶年。” 明 汤显祖 《与曾金简》:“迴鴈有音,迟佇无尽。”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踌躇可作迟佇,又可作跢跦。”
-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与迟伫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延症”等。2. 可以研究迟伫在不同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它在不同情境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作业总是迟伫不及,经常被老师批评。2. 初中生:他迟伫地走进教室,已经迟到了五分钟。3. 高中生:他因为迟伫的行动,错过了报名参加大学的机会。4. 大学生:他迟伫地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导致进度落后。5. 成年人:他迟伫地处理工作事务,导致项目推迟了一个月。这个学习指南提供了关于“迟伫”的全面学习资料,包括成语的基本含义、详细解释、使用场景、故事起源、成语结构、例句、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内容。同时,还提供了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迟伫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关于迟伫的具体起源和故事,目前并无明确记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迟伫这个成语:1. 将“迟”和“伫”这两个字分开记忆,迟指时间晚,伫指停留。迟伫的意思就是行动迟缓,拖延不前。2. 可以联想到自己或他人在某些事情上的行动迟缓,想象一下迟迟不肯前进的场景,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迟伫是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迟伫是由“迟”和“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行动迟缓,拖延不前的意思。迟指时间晚,行动慢;伫指停留,不前进。迟伫形容人行动迟缓,不积极主动,拖延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