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调态的词语解释
调态的意思
拼音:diào tài    注音:ㄉㄧㄠˋ ㄊㄞˋ
使用场景
调态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绪或态度的变化,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或者形容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态度变化。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调态多变,时而积极主动,时而懒散无为。2. 她的调态像是一个天气预报,时晴时雨,让人捉摸不定。
基本含义
指人的情绪或态度的变化,常常用来形容人变化无常、反复无常的心态。
基本解释

(1).风调情态。 唐 刘禹锡 《鹤叹》诗引:“友人 白乐天 去年罢 吴郡 ,挈双鹤雏以归。予相遇于 扬子津 ,閒翫终日。翔舞调态,一符相书。”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词:“歌调态,舞工夫, 湖南 都不如。”
(2).作态。 宋 柳永 《西施》词之一:“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綺渐变尘埃。”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喜怒哀乐”、“情绪高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调态像是一个彩虹,时而红色,时而蓝色。2. 初中生:她的调态像是一个电视剧,时而悲伤,时而欢乐。3. 高中生:他的调态像是一个迷宫,时而开朗,时而郁闷。4. 大学生:她的调态像是一个天气预报,时晴时雨,让人捉摸不定。
故事起源
调态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音律学的概念引申而来的。
英文翻译

1.debugging mode

记忆技巧
可以将“调态”与音乐的音调变化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调态成语由“调”和“态”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调态一词源于音律学的术语,原指音乐中的音调变化。在成语中,调态引申为人的情绪或态度的变化。它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态度的反复无常、变化无常,表达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或态度。
(0)
诗文中出现“调态”的诗词

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教男儿。

(0)

西施·其三

苎萝妖艳世难偕。善媚悦君怀。

后庭恃宠,尽使绝嫌猜。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

捧心调态军前死,罗绮旋变尘埃。

至今想,怨魂无主尚徘徊。

夜夜姑苏城外,当时月,但空照荒台。

(0)

何满子歌

何满能歌能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水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谱亲题乐府纂。

鱼家入内本领绝,叶氏有年声气短。

自外徒烦记得词,点拍才成已夸诞。

我来湖外拜君侯,正值灰飞仲春琯。

广宴江亭为我开,红妆逼坐花枝暖。

此时有态蹋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

翠蛾转盼摇雀钗,碧袖歌垂翻鹤卵。

定面凝眸一声发,云停尘下何劳算。

迢迢击磬远玲玲,一一贯珠匀款款。

犯羽含商移调态,留情度意抛弦管。

湘妃宝瑟水上来,秦女玉箫空外满。

缠绵叠破最慇勤,整顿衣裳颇閒散。

冰含远溜咽还通,莺泥晚花啼渐懒。

敛黛吞声若自冤,郑袖见捐西子浣。

阴山鸣雁晓断行,巫峡哀猿夜呼伴。

古者诸侯飨外宾,鹿鸣三奏陈圭瓒。

何如有态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碗。

(0)

阮郎归·其一曾敷文既眄陈湘,歌舞便出其类,学书亦进。来求小楷,作阮郎词付之

盈盈娇女似罗敷。湘江明月珠。起来绾髻又重梳。

弄妆仍学书。歌调态,舞工夫。湖南都不如。

它年未厌白髭须。同舟归五湖。

(0)

寒悰·其二

岁晏无聊别绪盈,一枝梅萼寄卿卿。

浣纱衫袖年年湿,碧玉梳奁事事清。

调态几曾因病减,鲜妍多是称情生。

自怜身世凄凉足,单占名花第一名。

(0)

戏宜春李令求厅前杜鹃

杜家有女小名鹃,生在陶公吏案前。

百里望风惊调态,千金买笑惬当筵。

预防户外锄兰地,莫把篱东种菊田。

为问河阳妖艳主,聘财却要几多钱?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