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接物的词语解释
接物的意思
拼音:jiē wù    注音:ㄐㄧㄝ ㄨˋ
基本解释

◎ 接物 jiēwù
(1) [get along with people]∶交往;交际
(2) [contact the objective things]∶与客观事物接触

详细解释

(1).接触外物。《太平御览》卷七四引《尹文子》:“盲者不观,无以接物。”《淮南子·氾论训》:“目无以接物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
(2).谓与人交往。《汉书·司马迁传》:“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一见之,便与友善,终成显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倾心接物,士卒皆为尽力。”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说·富贵贫贱说》:“推诚以接物,有害其身者,仁人不悔也。”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君子之自处也谦,而其接物也恭。”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这类善于殴斗的人物……豁达大度,谦卑接物,为友报仇,爱义好施,且多非常孝顺。”

基本含义
接受、应对事物
使用场景
接物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顺利应对各种挑战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并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接物的故事起源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场景与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词语结构
接物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接”和名词“物”组成。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接物能力强,总是能够迅速解决问题。2. 这个项目需要一个能够接物的团队来完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接物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忙碌的接待员,接待各种各样的客人和事物,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接物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接踵而至、接连不断等,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会了接物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需要具备接物的能力,能够协调好班级的各项事务。3. 高中生:考试压力很大,我们需要有接物的能力来应对各科目的复习和考试。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具备接物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0)
诗文中出现“接物”的诗词

小桃

方春花气苏,谁忍犯霜晓。

漫山千树桃,缩颈听春鸟。

独此开数株,此桃也不小。

晨霞碎林霏,绛雪压枝袅。

梅魂正零落,月影夜悄悄。

陈新接物态,俯仰映池沼。

蓬莱有大桃,岁月较多少。

自从偷儿得,弱水隔浩渺。

且与倾绿尊,乍见喜围绕。

尚有芥子微,须弥寄毫杪。

(0)

挽俞德渊联

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舍公其谁与归。

(0)

自重

千金人所重,一物人所轻。

君子欲自尊,接物以至诚。

行谊金石固,笑语箫韵声。

群居自耸畏,暴慢何由形。

(0)

投陈许崔尚书二十韵

重镇压华戎,恩威达圣聪。

泰山高不让,沧海阔难穷。

接物欢盈貌,安民术在衷。

旱天云出水,霜野鹗抟风。

东土承殊渥,南方著显功。

瑞呈须是凤,畋获必非熊。

令下齐军仵,诗传入帝宫。

春行膏雨降,夜仰德星丛。

翰苑推词敏,台庭揖道崇。

才周儒学外,礼厚笑谭中。

吏理今廉度,文章昔马融。

行凭孤竹立,诺为一言终。

揭槛楼台耸,加笾海陆丰。

俯移青玉案,高挂绿沉弓。

大幕宾名瑀,长裾客姓冯。

耻为狂狷者,强厕滑稽雄。

马足虚行地,鞭头漫画空。

无能甘画虎,失趣奈雕虫。

死叹身何处,生嗟命不通。

聊当问詹尹,犹许诉明公。

(0)

家居复有江湖之兴

寒儒家舍只寻常,破纸窗边折竹床。

接物罕逢人可语,寻春多被雨相妨。

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

到底闭门非我事,白鸥心性五湖傍。

(0)

题清华亭

名区汇修渚,流望俯平陆。

飞雨天际来,远峰净如沐。

生香馀晚华,繁阴蔼嘉木。

秀色坐可揽,终然不盈掬。

触景幽兴多,接物道机熟。

谁能与之游,食芳饮山渌。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