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两髦的词语解释
两髦的意思
拼音:liǎng máo    注音:ㄌㄧㄤˇ ㄇㄠˊ
使用场景
两髦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不同领域或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多才多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不同角色中都能游刃有余。
例句
1. 他既擅长写作,又精通音乐,真是一个两髦的才子。2. 她不仅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还在运动方面表现出色,可谓是一个两髦的人才。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才能或品质。
基本解释

古代一种儿童发式,发分垂两边至眉,谓之“两髦”。《诗·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毛 传:“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饰也。” 唐 王建 《宋氏五女》诗:“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宋 苏轼 《和陶答庞参军》之四:“丱妙侍侧,两髦丫分。”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吴公辞亲》:“老身 周 氏 ,幼适 吴 门,梦断两髦,已经廿载,教传孤息,不惮三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一鸣惊人”、“一举两得”等,以扩大对于多才多艺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真是一个两髦的小明。2. 初中生:我的同桌不仅在数学方面很强,还擅长篮球,是一个两髦的学生。3. 高中生:她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又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可谓是一个两髦的才女。4. 大学生: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还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是一个两髦的学生。5. 成年人:他既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又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是一个两髦的才子。
故事起源
关于两髦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根据古代文献和史书的记载,这个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唐朝的文化繁荣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以多才多艺而闻名,他们既擅长文学诗歌,又精通音乐绘画等多个领域,因此,两髦成语应该是当时社会对于这些多才多艺的人的一种赞美和称颂。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两髦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头上有两个髦发,一个表示他的文学才能,一个表示他的音乐才能,形象地表达了他多才多艺的特点。
词语结构
两髦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两髦是由“两”和“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两”表示两个,表示数量上的双重;“髦”表示才能或品质上的出众。两髦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具备两种不同的才能或品质,表达了一个人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特点。
(0)
诗文中出现“两髦”的诗词

李君昆弟访别长芦至淮阴追寄

怒水凭风雪垄高,乱流追我祇鱼舠。

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

道义当成麟一角,文章已秃兔千毫。

后生可畏吾知子,南北何时见两髦

(0)

正俗歌为陈媛作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

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

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卓哉陈媛毓名闺,五经先生兰芽茁。

习礼明诗幼字林,桃夭未赋所天卒。

烈女不肯更二夫,相从地下寻灵匹。

见者哀号闻者悲,大吏上言采访实。

旌门表墓伫恩荣,文人诗歌盛缃帙。

嗟予抱璞称未亡,传闻益觉心凄恻。

閒尝读书考《五经》,管窥《易》象参彖翼。

男女暌而其志通,已字未娶可推测。

坤道含章利永贞,从一而终恒其德。

苦节悔亡不节嗟,安节之亨甘节吉。

人心道心辨《尚书》,精一微危中允执。

动罔不凶德二三,终始惟一臻厥极。

忠贞世笃缅家声,无忝尔祖躬自饬。

《诗经》三复《柏舟》篇,髧彼两髦我仪特。

斯人去也矢靡它,勿匿初心矢靡慝。

在室自誓首共姜,圣人取为后世则。

郝邹诸儒阐说殷,死同穴而谷异室。

柏舟齐女中垒编,乍至城门卫赴急。

保母请还置罔闻,竟入持丧帙卫国。

凡未适人许嫁矣,《春秋》经传标特笔。

僖公九年书伯姬,何休《公羊》洞经术。

字而笄之待成人,系属于人养贞一。

明与未字之女殊,《原贞》援引曝书集。

女而不妇贞为行,盲《左》、《谷梁》弗沿袭。

共姬比例圣所褒,尧峰南畇说堪忆。

许嫁缨为《礼记》文,名以行媒遂相识。

两家斋戒告鬼神,台与终身不改革。

娶有吉日未成婚,夫死亦如婿吊泣。

女服斩衰往夫门,未嫁服同已娶式。

妇人不二斩谓何,天不二耳《仪礼》悉。

可服可往明可从,爱人以德休姑息。

举世昧经谓过中,此旨不明道几熄。

人求尽伦安能过,五伦祇恐常不及。

由来夫妇比君臣,策名亦有未受职。

清风孤竹师夷齐,商朝未禄周耻食。

推观子弟事父兄,岂必一一亲颜色。

父子继绝或背生,兄弟前后或南北。

追思孝友自性成,非缘见面乃尽力。

朋从尚友及神交,宁须把臂投胶漆。

揆此可知妇与夫,性真相感当循率。

殷情何必同衾帱,问名已定羞差忒。

当知勉义非溺情,身洁心安理亦得。

幼从父母最初言,初命是遵戒私昵。

不悖于理曰无违,许嫁之语由亲出。

弗亏其体弗辱亲,立志不渝贵在必。

夺则随亡不夺存,志不可夺命则毕。

愧存不若无愧亡,几希人禽谨出入。

守贞殉烈易地同,一心不二绝矫饰。

卓哉陈媛大节章,浩然正气两间塞。

伤悲自署望门寡,门在望矣未许即。

既云寡矣难再双,兹言至正非偏刻。

鹄甘独宿歌三年,鸩告双飞媒一逼。

遂将性命付轻绡,仅留心事传遗墨。

视死如归岂博名,舍生取义宁图逸。

惟媛家学《五经》明,察于伦理昭作述。

天经地义古今垂,永永幽光争皎日。

(0)

国风.鄘风.柏舟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汎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0)

九骚引·其七临云叹

临高云而三叹兮,抚简册以致思。

步花阴而四顾兮,内伤悲而移时。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岁月其难追。

仰浮云之飘飘兮,志凛然而与世披。

夜皎皎而不寐兮,心朗朗而气夷。

却罗绮之黼帐兮,设黍藜而疗饥。

避世途之缤纷兮,崇仁义以为懿。

读先哲之遗训兮,身三省而内刺。

年四十而不惑兮,修天禀之淳粹。

瞰二纪之无穷兮,察五纬之遹皇。

妒盘逸之无度兮,乐未毕而哀生。

听素女之抚弦兮,令吾神气爽而思清。

瞻故都于霞表兮,陟钩陈之琼宫。

出阊阖其远眺兮,俯九土而生愁。

风骚骚其振衣兮,雪霏霏而似琼瑈。

览太虚之苍茫兮,羡王雎之悠悠。

玄鹤鸣于九皋兮,声闻野而不收。

鸢相羊而戾天兮,鱼沉渊而潜游。

察至道乎上下兮,理阴阳而度三秋。

物贵贞而淑美兮,遵纯水靓而自修。

登银台而常羊兮,取玉芝以为羞。

披初服之修洁兮,更思周任之内柔。

两髦之佳仪兮,心心列栗而怀忧。

遭险屯之穷时兮,安薄命而靡邮。

(0)

九骚引·其四矢柏舟

泛柏舟之河中兮,忽人宅傺而内结。

含薄怒以惓惓兮,心郁郁而坚节。

两髦之我仪兮,矢靡他而志诀。

持仁义以内修兮,遇纬繣而肠绝。

何庭慈之不谅兮,遏心志而摧折。

嘉共姜之淑慎兮,遵矩矱而自洁。

恸杞妻之崩城兮,赴淄水而呜咽。

徽爽女之志笃兮,尸还阴而心铁。

哀八轨之血痕兮,令千载而心裂。

遭大运之殃咎兮,表贞洁以霜雪。

伤花妻之蚤逝兮,闵纱圆于火烈。

皆舍生以取义兮,抱灵修而岂更迭。

抚人生之谁无死兮,一杀身而甄英杰。

遭缤纷而怖覆兮,佩琼瑶于祁祁。

钟清英之灵秀兮,魂渺渺而何之?

修灵原之不死兮,涉天津而采紫芝。

天步馀之艰难兮,失比翼以独居。

悲回肠而伤气兮,志柏舟而如饥。

奠桂酒而驰念兮,坐兰闺以凝思。

饮修竹之坠露兮,心披披而泪垂。

匹陶唐之二女兮,轶大汉之惠姬。

慕孟母以孜孜兮,训三迁而为世师。

中蹇蹇而闷瞀兮,意忳忳而心难夷。

竭诚信而专一兮,忘儇媚而如痴。

(0)

九骚引·其一感往昔

岁聿莫而历蹇兮,执霜心以为柄。

扬真气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见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惊箕伯之袭帏兮,撞我思之悠悠。

捧《柏舟》之佳韵兮,魂离披而生愁。

持徽音之不二兮,忆两髦之匹俦。

览嫠妇之悲赋兮,涕横迸而沾襟。

聆露鸡之三唱兮,夜漫漫而思侵。

竦余志于天崿兮,佩秋兰而采绿芝。

心与愿之不偕兮,遭坎廪而噫嘻。

托素怀于白云兮,摭蔓茅于九疑。

仰清都之剡剡兮,饮沆瀣而餐露葵。

昔妫汭之厘降兮,钦帝命而名垂。

乃洽阳之不作兮,道晻晻而日堕。

纷吾髟髟有此内美兮,秉钩陈之遗志。

良夜忽焉而假寐兮,梦女娲之来惎。

列清芬于笔端兮,则秽累而为粹。

效前修之矩规兮,樛玄思乎远睟。

嘉涂山之蠲思兮,恶褒阎之嘕咥。

阅女史其怦怦兮,九折挝而申肆。

妎嬛媚之为邮兮,抱太素之天懿。

缅先子之丰标兮,心摇摇而如醉。

发鬤鬤而局曲兮,树谖而靡寐。

精贞函于方寸兮,飞誉冠乎天庭。

处奄奄之尘区兮,敢舍志而违经。

思英英而内栖兮,驾腾腾而上征。

命灵灵而不昧兮,顺天禀而修名。

尽中馈之典职兮,调阴教而和羹。

思窈窕之汋态兮,饮琼瑶之玉浆。

步芳躅其不忘兮,抚角枕而旁徨。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